1 前言林木种子是植树造林的基本生产资料。按照一定的技术要求完成林木结实预测预报、林木种子采集、林木种子调制、划分种批、产地标签等林业生产的首要环节,对于保证林木种子质量,稳定和提高森林生产力,发挥森林改善环境作用,都是尤为重要的。本标准规定了采种林、林木结实预测预报、林木种子采集、林木种子调制、划分种批、林木种子产地标签等林业生产首要环节的技术要求, 是对 1957 年林业部颁布的 《采种技术规程》 中的林木结实调查、 林木种子采集、 林木种子调制等的技术规定内容作以修改、补充,又增加了采种林、划分种批、产地标签和我国72 个“主要树种种子成熟、采集和调制表”等内容。本标准既总结了我国林木种子采集、调制、林木结实调查等方面的科学技术经验,又借鉴了国际上林业先进国家的先进科学、管理技术。如采种林章,为了保证林木种子质量,提出了允许做为采集林木种子的采种林类别,并依据生产林木种子质量的优劣程度划分为:1. 种子园; 2. 母树林; 3.一般采种林; 4. 临时采种林; 5. 群体和散生的优良母树5 种类别,规定了采种林必须经过认可。在林木结实预测预报章,提出的目测分级法、实测法、平均标准木法是总结了我国林木结实预测预报的科学经验,可见半面树冠估测法是借鉴国际上较先进的技术方法。在种批、产地标签章,提出划分种批和填写林木种子产地标签,从林业生产程序看,都是在林木种子采集、调制后并以此为基础而进行的,因而列入到林木采种技术范围。主要树种种子成熟、采集和调制表章,是总结我国林木采种的实践经验,提出了我国72 个主要树种种子成熟期和采集期,种子采集和调制方法,种子基础数据。本标准的附录 a、附录 b、附录 c、附录 d、附录 e、附录 f 都是标准的附录。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林业部提出。本标准由全国林木种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南京林业大学、北京林业大学、东北林业大学、四川省林业科学研究所、林业部三北防护林建设局、林业部林木种苗管理总站。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陈幼生、宋廷茂、罗丽芬、吴子诚、文俊峰、周建铭、王维丽、欧国平、吴琼美、印佩文、田淑静、郑欣民。2 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林木结实量预测预报、种子采集、种子调制的技术方法。本标准适用于国有、集体单位和个人的用材树种采种,其他树种参照执行。2 引用标准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