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本页为作品封面,下载后可以自由编辑删除,欢迎下载!!! 精 品文档1【精品 word 文档、可以自由编辑!】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天津市建筑垃圾处理方案讨论1、概述1.1 课题背景在城市化进程中,建筑垃圾作为城市代谢的产物曾经是城市进展的负担,世界上许多城市均有过建筑垃圾围城的局面。而如今,建筑垃圾被认为是最具开发潜力的、永不枯竭的“城市矿藏”,是“放错地方的资源”。这既是对建筑垃圾认识的深化和深化,也是城市进展的必定要求。传统的建筑垃圾处理方法主要是运往郊外堆放或填埋,不仅要耗资大量征用土地,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还造成资源的浪费。合理处理和应用建筑垃圾已成为全球性问题。目前,我国建筑垃圾的数量已占到城市垃圾总量的 30%~40%。建筑废料的回收率中国香港地区为 80%,中国台湾地区为 50%。长期以来,我国对建筑垃圾的管理一直较为薄弱。直到上世纪 80 年代末 90 年代初,我国才陆续在一些大城市开展了对建筑垃圾的管理工作,建立了专门的管理机构和出台了相应的法规条文。然而目前我国的建筑垃圾管理不仅内容浮浅,以法律规范倾倒地点、运输车辆和行车路线等为主,对建筑废物进行减量化和再利用等循环经济关键性的内容基本未涉及。管理系统本身也还存在种种问题,阻碍了管理工作的正常进行。如何减少垃圾对我们生活环境的破坏,以及对垃圾的再生利用成为标志着我们城市生活文明程度的高低。发达国家对建筑垃圾的管理较我国早 20~30 年,丹麦、荷兰等一些地势低洼的国家,砂石资源特别稀缺,因而也最重视包括废混凝土在内的建筑废料的再生利用。1976 年,当时的荷兰、比利时就与联邦德国政府联合成立了“混凝土解体与再利用委员会”,开始以废混凝土作为混凝土的粗、2下载后可任意编辑细骨料。美国不但鼓舞再生混凝土的利用,而且还对再生混凝土的性能做了系统的讨论和实验,通过长期的讨论,表明再生混凝土的干缩率比天然骨料混凝土的要大,因而必须经过针对性的处理。日本在 1977 年率先制定了《再生骨料和再生混凝土使用法律规范》。1991 年又制定了《资源重新利用促进法》,规定建筑施工过程中产生的渣土,混凝土块,沥青混凝土块,木材,金属等建筑垃圾,均须送往“再生资源化设施”进行处理。据有关资料报道,东京在1998 年对于建筑垃圾的重新利用率就已经达到 56%。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中建筑垃圾的产生和排出数量也在快速增长。人们在享受城市文明的同时,也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