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陈田坑隧道超前大管棚施工技术方案一、工程概况 (一) 概述陈田坑隧道位于祁门县小路口镇西,离镇中心约 1 公里,省道 S326 公路距隧道进口 250m 左右,距隧道出口约 1 公里,交通便利。陈田坑隧道为连拱(岩质)隧道,隧道屯溪端桩号为 K68+555,设计标高为 184.392m;景德镇端桩号为 K68+740,设计标高为 183.490m;隧道长185m,最大埋深为 52.1m。隧道纵坡为 1.10%和-2.100%,变坡点为 K68+650,隧道平面上均呈直线展布,总体走向为 260°。隧道设计净宽 2×10.25m、净高5.0m,设计时速 80K/h。(二) 洞口防护情况陈田坑隧道 K68+573(屯溪端)洞口洞口地质情况:亚粘土及碎石,厚 2.0~8.0 米,为松散层,散体结构,土体稳定性较差。边、仰坡防护形式及坡率:洞口边坡 1:0.3,仰坡 1:0.75,回填后明洞为 1:1.25。采纳 Φ22 砂浆锚杆支护,喷 10cm 厚 C25 砼、挂 S=20×20cmΦ6.5 钢筋网。设计洞口浅埋段支护形式(含超前预加固措施): SV-2 型衬砌构造,超前大管棚(18m),锚杆梅花形布置,L=450cm,间距(环×纵)=80cm×50cm,I20a 工字钢拱架,榀间间距 60cm,喷射 C25 早强混凝土26cm,预留变形缝 12cm,设 EVA 防水板+无纺土工布,C25 防水钢筋混凝土衬砌 50cm。.陈田坑隧道 K68+728(景德镇端):洞口地质情况:松散层厚 2.5~11.0 米,散体结构,土体稳定性较差。边、仰坡防护形式及坡率:洞口边坡 1:0.3,仰坡 1:0.75,回填后明洞为 1:1.25,洞门右侧坡 1:1。仰坡采纳喷锚及挂网防护,喷 C25 混凝土 10cm,φ22mm 砂浆锚杆长300cm,间距 120×120cm,按梅花形布置,钢筋网 φ6.5mm,间距 20cm×20cm。 中交一公局黄祁高速公路路基工程第十合同段项目经理部 1 下载后可任意编辑设计洞口浅埋段支护形式(含超前预加固措施):超前大管棚 27m,地表回填加固。锚杆梅花形布置,L=450cm,间距(环×纵)=80cm×60cm,钢筋网φ6.5mm,间距 20cm×20cm,I20a 工字钢拱架,榀间间距 60cm,喷射 C25 早强混凝土 26cm,预留变形缝 12cm,设 EVA 防水板+无纺土工布,C25 防水钢筋混凝土衬砌 50cm。松散层,散体结构。 (三) 隧道工程地质评价1、隧道围岩分级 III 级围岩段 80 米,IV 级围岩段 12 米,IV 级围岩偏压段 18m,Ⅴ级围岩加强段 18 米,Ⅴ级围岩偏压段 27m,洞门明洞 2 座/30m。2、隧道工程地质稳定性评价本隧道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