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 年安徽省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行为主义理论试题 本卷共分为2 大题40 小题,作答时间为180 分钟,总分100 分,60 分及格。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个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干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本大题共2 0 小题,每小题2 分,共4 0 分。) 1、对成功或失败进行归因时,属于个体内部稳定的不可控因素的是__。 A.能力 B.运气 C.努力 D.任务难度 2、小学生的一种重要学习动机是()。 A.内在动机 B.外来动机 C.直接动机 D.交往动机 3、师生关系在社会道德上是什么关系____ A:相互制约 B:相互影响 C:相互促进 D:相辅相成 4、强迫行为指当事人反复去做他不希望执行的动作,如果不这样想,不这样做,他就会____ A:动作表象 B:图像表象 C:符号表象 D:情感表象 5、小芳在对待周围事物的态度时,总是要先看同学、老师们怎么看,她才怎么看,其知觉方式属于____ A:主体学生 B:正常学生 C:异常学生 D:有严重心理疾病的学生 6、我国《义务教育法》规定,。 A:所有六周岁的儿童都必须入学接受义务教育 B:所有七周岁的儿童都必须入学接受义务教育 C:七、八周岁的儿童必须入学接受义务教育 D:六周岁的儿童应入学接受义务教育.但是条件不具备的地区可以推迟到七周岁 7、主张根据儿童的兴趣和能力去设计教育活动的教育家是__. A.柏拉图 B.洛克 C.华生 D.杜威 8、教师首次被列入“专家、技术人员和有关工作者”类别的文件是__。 A.《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 B.《国际标准职业分类》 C.《教师资格条例》 D.《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9、在知识的学习过程中,掌握同类事物的共同的关键特征和本质特征属于____ A:概念学习 B:意义学习 C:命题学习 D:符号学习 10、在当代教育理论中流行最为广泛,占据主导地位的德育模式是() A:认知模式 B:体谅模式 C:社会模仿模式 D:社会行动模式 11、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标志是() A:蒸汽机的发明 B:史蒂芬森发明了火车 C:“珍妮纺纱机”的出现 D:富尔顿发明了轮船 12、”万绿丛中一点红”、“鹤立鸡群”等情境的“一点红”和“鹤”,之所以能引起幼儿的兴趣,这是() A:感觉适应 B:感觉对比 C:感觉经验 D:感受性 13、整个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 A:备课 B:上课 C:布置作业 D:成绩评定 14、情境教育学由三个维度组成,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