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 高考全国新课标 3 卷数学解析 新东方在线 赵俊 2016 年高考正式拉开帷幕,高考第一天第二个科目数学考试已经结束,针对 2016 高考全国新课标 3 卷数学考试的难度分布和试题内容,新东方在线赵俊老师给大家带来了详尽的分析。 首先有一些基础的需要大家了解,我们评价一套试卷有两个维度,第一就是关于命题的难度与区分度。第二个就是稳定性,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延续性,以及创新性部分的内容。通常首先需要同学去了解,也就是关于命题难度的部分,其实在难度比例分配上有严格要求,简单题目、中档题、难题,各自占的比例,在每年的试卷命题当中变换不是特别大,我们需要在相对稳定的难度分布中,更加关注的是将区分度区分出来。 接下来看一下关于区分度的概念,区分度通常是鉴别的过程,同学需要注意的是题目难度为中等的时候其实区分度最高的,难题在我们试卷当中占的比重并不是特别大,所以很多同学在难题的部分,学习成绩中档和中档偏上的,在难题的解决中差别不是特别大。通常情况在两个方面进行区分的设置,第一是有关于题目计算量的设置,第二个是逻辑过程中的多少。 命题的稳定性与创新性中,稳定性是我们最关注的,因为高考持续这么多年,究竟哪些东西能够持续不断的流传下来,哪些是我们在每一年当中循环创新的,我们在试卷当中一一为大家进行解答。 【真题】 【赵俊老师解析】 首先来看这样几道题目,赵俊老师选出来,2 题、3 题、6 题,里面包括了理科和文科的部分,这都是简单题的部分,同学们打基础的部分,很好的解决。 【真题】 【赵俊老师解析】 然后从这道题开始,也是文理通用的题目,在丙卷当中出现。其实本身来说并没有太多的难点,但是引入了这样一个图表的形式,最终需要同学很好的进行阅读理解。比如说旅游城市,向游客介绍本地的气温,平均最高气温和平均最低气温的雷达图,这两个是包括最高和最低气温的。接下来给了我们一圈的有点像地理当中的等温线一样,有 5 度、10 度、15度、20 度等等,将这些条件结合到一起之后,接下来我们看每月的平均最低气温在 0 度以上,等等。这样一些条件,其实同学发现在数学上有多大的运算量呢?并不是。数学上涉及到某一道大题章节的具体应用吗?没有,也没有太多的技巧性可言,称之为这种题目就是阅读理解题目,所以将其引入进来,试图寻求各种各样的创新,但是在之前很多概率的题目上,其实都是用这样的模式解决的,只不过是把这种方式引入到了丙卷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