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 页/共 10 页 海淀区高三年级第一学期期中练习 地 理 2018.11 本试卷共8 页,满分100 分。考试时长90 分钟。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纸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纸一并交回。 第Ⅰ卷 (选择题 共40 分) 本卷共20 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所选答案前的代表字母填写在答题纸上(每小题2 分,多选、错选、漏选,该小题均不得分)。 科学家预测在2019 年至2020 年太阳表面将再度出现“无黑子”现象,又称为“白太阳”,预示着太阳活动将进入“极小期”。据此,回答第1 题。 1. “白太阳”现象持续期间, ①全球降水均增多,洪涝灾害更加频繁 ②极地附近出现“极光”的范围将扩大 ③地球磁场受到的干扰减弱,磁暴减少 ④太阳活动对无线电短波通讯干扰减弱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2018 年9 月3 日至5 日,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顺利召开。图1 为非洲部分地区年平均气温和年降水量分布图。读图,回答第2、3 题。 图 1 2. 峰会期间, A.北京比金沙萨正午太阳高度角大 B.北京昼长夜短,昼渐短,夜渐长 C.北京日出东南,比开普敦日出早 D.地球公转和自转速度都逐渐减慢 3. 图示区域 A.年降水量自西向东逐渐增加 B.年平均气温自南向北逐渐降低 C.甲地受寒流的影响,降温明显 D.乙地受东南季风影响,降水丰富 图2中的4条曲线反映R地某日近地面观测的辐射和温度随时间变化情况。其中,太阳总辐射强度是指到达地面的太阳短波总辐射强度,地面净辐射强度是指地面收入与支出辐射差额的强度。读图,回答第4—6 题。 第2 页/ 共 10 页 图 2 4. 影响R地该日太阳总辐射强度变化的主要因素有 ①太阳高度 ②气候类型 ③地形特点 ④地表温度 ⑤云量变化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⑤ D.②④⑤ 5. 图中曲线与地面净辐射强度、近地面大气温度、地表温度依次对应的是 A.甲、乙、丙 B.乙、丙、甲 C.丙、乙、甲 D.甲、丙、乙 6. 此次的观测地点和时段可能是 A.西欧平原,3、4 月份 B.撒哈拉沙漠,7、8 月份 C.青藏高原,5、6 月份 D.准噶尔盆地,1 0 、1 1 月份 图3 为世界部分地区三圈环流示意图,图中箭头表示气流的运动方向。读图,回答第7—9 题。 图 3 7. 通常能够为其所影响地区带来降水的有 A.①③④ B.①③⑤ C.①⑤⑥ D.④⑤⑥ 8. 图示环流状况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