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厌学“学生的心理辅导一.前言:在许多学校,令老师颇感苦恼的莫过于学生的厌学问题。厌学是指学生在主观上对学校的学习活动失去兴趣,产生厌倦的情绪和冷漠的态度,并且在客观行为上明显表现出来的行为。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对中小学心理问题现状的调查发现,上海市中小学生存在的首要心理问题就是“厌学”,其主要表现为:1.对学校各科学习失去兴趣,不愿学。2.学习活动表现较差,课堂学习、课后作业、复习考试等活动完全处于被动。3.学习动力不足,缺乏基本的学习毅力和自制力,在学校混日子。4.成绩达不到教学要求也不在乎。厌学达到一定程度,还会造成逃学,而逃学问题很容易造成许多不良行为,尤其是容易导致违法犯罪等严重的社会问题。如何通过心理干预,使“厌学”学生对学习重新产生兴趣,爱上学习,健康成长,成为合格的人才,这是我极想进行探究的一个课题。本学期,小宇同学的情况引起了我的注意,因为,在他身上有关“厌学”的症状表现得尤为明显,为使小宇能尽快走出“厌学”的泥潭,健康向上,因此,我便选定小宇作为我个案研究的对象。二.基本情况:1.家庭背景:小宇的家庭比较特殊,父母均为聋哑人,因而,他从小就生活在一个无声的家庭中,幸而有外祖母、亲友、邻居和老师的教导与帮助,小宇的语言功能才得已顺利发展。但作为孩子的他,却重未享受过来自父母的关切的嘱咐与爱的叮咛,即使在犯错时,也不能从父母那里得到明确的指点和帮助。他们教育方法更为简单,常常是以一顿狠打来代替说服教育,而孩子根本没能真正明辨是非,反而使他与老师和学校产生了对立情绪。其父母文化程度不高,所以对孩子的学习无辅导帮助能力,更由于父母双方都是残疾人,他们最为关心的就是孩子的健康状况,只要他能身体健康,平平安安,其他方面都可忽视,故而,对小宇的学习要求不高,关心也较少,促使孩子对学习的要求越来越低,学习态度也越来越差。2.对象情况:小宇是一个聪明机灵的四年级男孩,活泼好动,反应快,虽说其父母为聋哑人,但他的语言发展未受到影响,与同龄人相比,他显得能言善辩,有时他的发言常是最令老师和同学感到满意的。小宇自理能力较强,个性倔强,但同时又很自卑,对自己评价较低,而对学习的目的更是模糊,对自己要求极低,没有目标,上进心较弱,一般同学很为重视的“红旗榜”在他看来根本无所谓。由于长期以来,拖欠作业,不认真听课,学习态度差,成绩不稳定,常受到老师批评,以至于同学也对他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