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紧急情况的处理措施、预案以及抵抗风险的措施- 2 - 第一节风险评价体系一、 危险源辨识首先本项目实际情况,进行危险源辨识,建立《危险源台帐》。1. 危险源辨识的对象和范围危险源辨识应全面考虑以下内容:常规活动和非常规活动;所有进入作业场所人员的活动;作业场所内的所有设备设施(包括相关方提供部分)。危险源辨识应全面考虑三种时态、三种状态和六种类型:特性要素定义说明三种时态过去指以往产生并遗留下来的, 对目前的活动和过程仍存在影响的风险。现在指目前正发生或存在并对活动和过程持续产生影响的风险。将来指计划中的活动在将来可能产生影响的风险。三种状态正常指连续、稳定、例行和已做出计划安排的活动状态。异常非例行的、不经常发生的活动状态。紧急指可能突发的导致发生安全事故或职业病的危险源。六种类型物理性风险因素设备设施缺陷、防护缺陷、电危害等;化学性风险因素易燃易爆物质、有毒物质等;生物性风险因素致病微生物、传染病媒介物等;生理及心理性风险因健康状况异常、从事禁忌活动等;行为性风险因素指挥失误、操作失误等;其他风险因素管理缺陷、制度不健全等。2. 危险源辨识的方法进行在辨识危险源时, 根据公司辨识的 《危险源台帐》 ,特别是对未包括的危险源,并纳入本单位的《危险源台帐》。在辨识危险源时,充分考虑员工及其他相关方的合理建议和要求。3. 危险源辨识的结果《危险源台帐》由项目经理审批,并将公司《危险源台帐》中不包括的新增危险源- 3 - 清单报公司总裁办公室。总裁办公室根据上报的新增危险源清单,每年初组织对公司 《危险源台帐》 进行修订。二、 风险评价1. 风险评价的方法风险评价是在危险源辨识的基础上,按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定性评价采用直接判断法,定量评价采用作业条件风险性评价法。直接判断法的依据主要包括: 法律法规的符合性、 相关方的合理要求、 类似事故的经验教训、直接察觉到的风险等。作业条件风险性评价法主要是以与系统风险性有关的三种因素指标值的乘积来评价系统人员伤亡风险性的大小,其表达式为:D=L*E*C。L——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大小E——人体暴露于危险环境中的频繁程度C——发生事故可能造成的后果D——风险性分值L 值:将 L 值最小定为 0.1 ,最大定为 10,在 0.1 — 10 之间定出若干个中间值,具体如下表:E值:将 E值最小定为 0.5 ,最大定为 10,在 0.5 — 10 之间定出若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