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国学常识问答”试题(初中组)分析(下)“国学常识问答”试题(初中组)分析(下) 竞赛要求:10 强选手按每 5 人一组随机分成两组进行国学常识问答,每组率先答对 3 题的前 4 名选手晋级。 评分标准:答对得 1 分,答错扣 1 分。 1.你不可能在《战国策》中读到下面哪个成语故事?( ) A.南辕北辙 B.狐假虎威 C.狡兔三窟 D.邯郸学步 答案:D 解析: A.南辕北辙出自《战国策·魏策四》:“犹至楚而北行也。”心想往南而车子却向北行,比方行动和目的正好相反。 B.狐假虎威出自《战国策·楚策一》:“虎求百兽而食之,得狐。……虎以为然,故遂与之行。兽见之皆走,虎不知兽畏己而走也,以为畏狐也。”狐狸借老虎之威吓退百兽,后以“狐假虎威”比方倚仗别人的权势来欺压、恐吓人。 C.狡兔三窟出自《战国策·齐策四》:“狡兔三窟,仅得免其死耳。”狡猾的兔子准备好几个藏身的窝,比方隐蔽的地方或方法多。 D.邯郸学步出自《庄子·秋水》:“子往呼!且子独不闻夫寿陵余子之学行于邯郸与?”比方一味地模仿别人,不仅没学到本事,反而把原来的本事也丢了。 考点: 本题考查的是学生对成语出处的了解和积累。不仅要知道成语的基本含义 ,还要了解成语典故的出处。 2.被称为“百戏之祖”的戏种是( )。 A.黄梅戏 B.昆曲 C.京剧 D.越剧 答案:B 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 解析: 昆曲是我国传统戏曲中最古老的剧种之一,约在元末明初形成于江苏昆山一带,对京剧、川剧、湘剧、越剧、黄梅戏等许多剧种的形成和进展都产生过重要和直接的影响,而被称为“百戏之祖、百戏之师”。 考点: 本题考查的是学生对戏曲常识的了解和积累。戏种指戏曲剧种,中国戏曲剧种种类繁多,据不完全统计约有三百六十多种,比较流行的剧种有:昆剧、京剧、豫剧、评剧、越剧、黄梅戏等。 3.我国古代有一种名为“牵钩”的活动,它相当于今日的哪项体育运动?( ) A.拔河 B.射擊 C.击剑 D.跑步 答案:A 解析: 牵钩,即今日的拔河运动,起源于战国时期的楚国。相传木匠鲁班为楚国设计了一种叫“钩强”的武器对抗越国,使楚军可以用来钩住越国的船只进行厮杀。出于实战需要,钩强便在军队中用来作为军事训练的项目,相互对拉,成为健身练武活动,后来演变为体育运动在民间广泛流行。 考点: 本题考查的是学生对古代文化常识的积累。 4.“咏絮之才”形容女子有才华,这一典故来自于哪一位才女?( ) A.李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