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诗经》叙事诗与汉乐府叙事诗的比较《诗经》叙事诗与汉乐府叙事诗的比较 赵容慧 摘 要:《诗经》作为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奠定了我国古代诗歌“诗缘情”、“诗言志”的基本格局和偏重于抒情的创作路线。《诗经》中的叙事诗无论从数量、内容还是表现手法方面都远远逊于在当时已经十分成熟完备的抒情诗。这就使《诗经》中的叙事诗更容易被抒情诗的光芒所掩盖。然而,在以言情为主流的古典诗歌长河中,作为支流的叙事诗也是在蓬勃进展的,在以抒情为主旋律的《诗经》中,已经出现一定数量的青涩质朴的叙事诗,它们情节直接简单,语言质朴稚嫩,情感真挚动人,至今仍然闪耀着灿烂的光芒。 叙事诗在两汉时期才真正成熟起来,汉乐府诗歌正是叙事诗集中进展的一个契机。汉乐府叙事诗已经有了较为完整的情节叙述,且有意识地进行人物形象塑造,不仅为以后的叙事诗,同时也为后世小说、戏曲等叙事文学样式的进展和成熟,积累了创作技巧、题材内容等方面的经验。关于《诗经》叙事诗与汉乐府叙事诗的比较,在内容上,《诗经》叙事诗对现实的反映比较广泛,汉乐府叙事诗则对人民水深火热的生活有较为深化的描写。《诗经》、汉乐府叙事诗的题材有许多重叠部分,但大小雅中的史诗、游仙诗则分别是《诗经》和汉乐府的独有题材。《诗经》叙事诗大多把叙述的重点放在情节的描述上,而汉乐府的叙述重点主要放在人物的刻画上。 关键词:《诗经》;汉乐府;叙事诗;特点;比较 一、叙事内容之异 (一)《诗经》叙事诗内容广泛 民间的土壤给了《诗经》与汉乐府诗立足现实的可能。在《诗经》的叙事诗歌中我们可以清楚地感受到当时诗人反映民生疾苦,社会黑暗的责任感,不仅如此,我们甚至可以从叙述中穿越时空窥见当时社会风貌的一角。《豳风·七月》叙述了西周农民一年到头艰苦的农事劳动。例如“九月筑场圃,十月纳禾稼。黍稷重穋,禾麻菽麦。嗟我农夫,我稼既同,上入执宫功。昼尔于茅,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宵尔索綯。亟其乘屋,其始播百谷。”大意为九月时要筑好打谷场,十月庄稼就要进谷仓。谷子黄米和高粱,还有粟麻豆麦。唉我们这样的农夫命里辛苦,刚收完庄稼又要服役修宫房。白天外出割茅草,晚上赶着搓绳索。急忙上房修屋顶,开春还播百种粮。这首诗把当时农民一年到头繁重的工作根据时节的顺序娓娓道来,为我们展现了当时社会下层人民的劳动生活画面。此外《豳风·七月》还鲜亮地反映了底层人民和地主阶层的对立,比如“七月鸣鵙,八月载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