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一个农民大学生“棒棒”的故事VIP免费

一个农民大学生“棒棒”的故事_第1页
1/4
一个农民大学生“棒棒”的故事_第2页
2/4
一个农民大学生“棒棒”的故事_第3页
3/4
下载后可任意编辑一个农民大学生“棒棒”的故事一个农民大学生“棒棒”的故事 农民变“棒棒” 每天上午 10 点多,46 岁的贺东伟走在重庆的街头,他夹了根缠着尼龙绳的楠竹棒,在山城上上下下的街道,已经闲逛了半天。尽管一直没活儿,贺东伟的后脖子上已经冒出汗珠了。作为一名靠给人抬货搬东西挣工钱的“棒棒”,他更希望汗水是在劳动时付出的。 在山城重庆,像贺东伟一样的“棒棒”有成千上万,高落差的地形,孕育出这个职业。他们依靠竹棒、绳子和力气,组成了这座城市一条不可或缺的人工运输队伍。 跟多数“棒棒”一样,贺东伟也是农村来的。1993 年高中毕业后,贺东伟回家务农。4 年后,他遇上一件大事——重庆成为直辖市,家乡垫江也从涪陵划归重庆管辖。从此,同村不少男人都去重庆打工,贺东伟也加入其中。 到了重庆,贺东伟才发现,大城市的工作机会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多。同行的村民中,很多人虽然高中都没念过,但多少会些木工、瓦工之类的手艺。反而是村民当中“高学历”的贺东伟,不懂什么技术,找了两个月工作都没着落。正在发愁的时候,贺东伟看到同村的几个人都去当了“棒棒”,他没多想,就加入了这支队伍。 楠竹棒和尼龙绳,是贺东伟的劳动工具。盡管每天靠体力干这种粗活,如今他仍然坚持这份工作。 做“棒棒”最大的好处就是见钱快。第一个月,贺东伟就有了 300 多元的收入,这在当农民时是不敢想的事。一年下来,他攒下近 3000 元。 别人挣了钱都急着拿回去盖房,贺东伟却没这个打算。上过高中的他坚信“读书能改变命运”,一个想法从他心底冒了出来,“考大学,上完大学找份正式的工作。” 出租屋里的大学生 来到重庆的第二年,贺东伟用攒下的钱,报考了法学专业的大专自学考试。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那时候,他白天上街当“棒棒”,晚上一收工就赶回出租屋。吃完晚饭,同屋的“棒棒”们通常会聚到一起打牌消遣,贺东伟一个人躲在屋里学习,灯光不好就到路灯下看书,学到夜里 12 点才回出租屋睡觉。 两年过后,贺东伟如愿以偿拿到了大专毕业证书。他放下“棒棒”,应聘去了一家律师事务所,满怀向往地从勤杂工干起。但这份工作只干了一天,贺东伟就再没去过。他后来解释说,一是钱太少,做“棒棒”时,平均一个月能挣 500 多元,律师事务所只能拿到固定的 400 元工资。另外,贺东伟性格内向,不善言辞,“总觉得自己融不进去。” 贺东伟又重新干起了“棒棒”。同样是在重庆打工,同村的小伙子大多已经...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一个农民大学生“棒棒”的故事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