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一个把红色老区人文历史留在画卷里的人一个把红色老区人文历史留在画卷里的人 走进海安县革命老区李堡镇的南大门,一座竖立着的粗大石块上镌刻着四个大字“中国·李堡”。这四个醒目的大字不仅能吸引着所有来访者对古镇李堡的关注,更代表着李堡人文历史的厚重与深度。 既称之为“中国·李堡”,又称之为“古镇”,一定有她深厚的历史渊源和丰富的人文历史沉淀,更有她独特而强大的经济基础支柱。是的,能引起老区李堡人自豪的是这地方人杰地灵,名人辈出,人文历史悠久。有明代抗击倭寇斗争的传奇故事;有清代戏剧理论大师李渔与李堡“老鹳楼”的传说;有乐善好施的尤敬国,丧父侍母的姜日章,普度众生的和尚脱凡三位贤人留下的遗风美德;更有闻名于世的“苏中七战七捷”之一的“三打李堡”战场,还有令李堡人谈之骄傲的出生在李堡老街上的乔墨庄、石重光、许家屯、林恺俊等名人。 红色老区李堡随着岁月车轮前行,这些辉煌的历史并没有被人们遗忘。这其中就有一位 80 多岁的老人,几十年来一直在为老区李堡红色文化的传承奔走、呼号、秉笔疾书,他就是土生土長的作家仲新平。 仲新平 1934 年出生于李堡西乡,1953 年参加工作,曾担任过乡文书、县委办公室秘书、县党校副校长、李堡镇副书记兼纪委书记。他曾两次见过毛主席、三次见过刘少奇主席等多个党和国家领导人,这在李堡镇绝无仅有。仲新平退休后立志:晚年充实不虚度,夕阳耕耘不停歇。他拍摄了许许多多的宝贵的李堡石板街上人物和街景照片,留下了古镇历史的见证。他还创作出版了散文集《野菊花》《李堡古今山水人》《李堡的故事》,中篇小说《爱在旅途上》,长篇小说《李渔纵情老鹳楼》以及以战争为题材的长篇小说《三打李堡》等,总共 200 多万字。 从这些鸿文巨著中,我们看到一位老共产党员的风采,看到仲老那充满对党对祖国对人民的无限忠诚之心,对生他养他培育他成长的这块革命老区的眷念和感激之情,对古镇李堡这块土地上曾经出现的历史名人的崇敬之意,对那些用鲜血和生命在这块土地上战斗过的先烈们的感怀和追思之恩。 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 十多年前,仲新平就在构思纪实小说《三打李堡》,并奔赴全国各地收集素材。不少人认为仲老没有亲身经历过战争,没有那种血与火的军旅生活体验,难以驾驭刻画大战役中的敌我双方错综复杂的人物关系的能力,难以真实再现那场战争的大场面。但他认准的目标绝不动摇,他说,他写《三打李堡》的第一个念想就是,这一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