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两广省名源起争议调查两广省名源起争议调查 张玉荣 中国的省份很有意思,河南河北的“河”指黄河,湖南湖北的“湖”指洞庭湖,山东山西的“山”指太行山,那么广东广西的“广”指什么呢? 蒙起鹏《广西通志·地理篇》记载:“汉之广信,今之封川县。交州剌史治广信,统邻三郡,今分三郡之地为二省,封川以西,广西也;封川以东,广东也。吴以广名州,本于广信;宋以广名路,亦本于广信也。”由此可见广州、广东和广西之名,皆源于广信。 自公元前 106 年起,广信作为岭南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前后历经 300多年,被誉为“岭南古内都”,是岭南文化和粤语的最早发祥地。历史上的广信县城在何处至今仍有争议,有人认为是在今日广西梧州市万秀区,也有人认为是在广东肇庆市封开县,也被称为悬而未决的岭南史地“公案”。 “初开粤地宜广布恩信” 在两汉时期,有一个以“初开粤地宜广布恩信”之义而取名的广信县治。“广的话很简单,就是广布恩信的意思,最早设置这个县是国家为了把中原的文化国家的一些理念推广到岭南来,广信就是这样来的。广信就设在今日的梧州和封开之间,两个地方都包括,是联系岭南和中原最早的通道。”广州大学岭南文化艺术讨论院副院长王元林对《小康》记者说。 据籍载,广信既是统领岭南地区的交州州治、又是苍梧郡治所在地。然而 ,这个文明古县的治所设在什么地方?如何演变?后来又为什么消逝?长期以来,这些问题被人们所忽略。由于相关方面的原始文字记载较少,大家又往往只是在文字上的推敲,而不是把这些籍载与多方面的资料结合起来综合考究。结果各人的理解不同,提出的见解也就不同,以致见仁见智。 秦始皇于公元前 221 年统一了中国北方,废除了分封制而实行郡县制。并于公元前 217 年派尉屠唯率兵 50 万(存疑),分五路进军岭南,不久“略取陆梁地为桂林、象郡、南海”(《史记·秦始皇本记》、《史记》卷 113《南越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传》同),为中原统治岭南地区打下了一定的基础。由于秦末农民起义,原南海郡地方官赵佗趁机自立为南越王。他以番禺为根基,控制着北面的关隘,“急绝道,聚兵自守”(《史记·南越尉佗传》),实行封建割据,占据着整个岭南地区。到了元鼎六年(公元前 111 年),汉武帝派兵南征,把秦末南海郡尉所建立的、其子孙共同经营了 93 年(公元前 203 一 111 年)的南越国消灭了之后,才正式在岭南地区设置了九个郡(南海、苍梧、郁林、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