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中国现代文学的历史性、当代性与经典性中国现代文学的历史性、当代性与经典性 摘要:“五四”作为中国社会历史从古代向现代转型的一个重要节点,是得到广泛认同的。“五四”新文学本身,以及“五四”新文学的讨论和现代文学学科,在传统回归、国学高扬的今日,无可置疑地走向边缘,这也是一个既成的事实。但这种“边缘”在时间和空间上的相对性也十分明显,现代文学与当代文学是天然的一个整体,现代文学与当代文学不可分割的联系,使它们一起处于中国文学今日的舞台上。而从中心向边缘转移的过程,恰恰是现代文学走向经典化的机遇,从历史融入当代,从当代走向经典,从经典走向永恒,现代文学前所未有地完成了自己的使命。之所以能够如此,是因为它所立足的五四“不可或缺”的历史价值,是它所依赖的鲁迅等经典作家“绕不过去”的当代意义,以及它所承续的传统的“动态进展”。 关键词:“五四”;现代文学;历史性;当代性;经典性 “五四”作为中国社会历史从古代向现代转型的一个重要节点,是得到广泛认同的,尽管对这个转型节点的多重内涵还有不断的讨论,尽管对现代文学“现代”的含义在理解上依旧众说纷纭,尽管对于一些现代文学史的细节仍有争论,甚至对于现代文学史分期、命名等问题仍有较大分歧,但无论如何,中国现代文学从“五四”发生至今,已然走过了一百年的历程。一百年是可以作为一段历史载入史册了。事实上,现代文学作为一段历史的特质和特征已经越来越明显。当下大力提倡国学,弘扬传统文化蔚然成风,这样的文化背景和文化姿态直接影响到人们对待“五四”新文学的思考:弘扬国学是不是意味着不重视“五四”新文学了?是不是说“五四”新文学已经过时了?“五四”新文学是不是传统的一部分?它究竟是现代的,还是传统的?不管怎样,“五四”新文学本身,以及“五四”新文学的讨论和现代文学学科,在传统回归、国学高扬的今日,无可置疑地走向边缘,这也是一个既成的事实。但这种“边缘”在时间和空间上的相对性也十分明显,现代文学与当代文学是天然的一個整体,现代文学与当代文学不可分割的联系,使它们一起处于中国文学今日的舞台上,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所谓同甘共苦,休戚与共。而从中心向边缘转移的过程,恰恰是现代文学走向经典化的机遇,从历史融入当代,从当代走向经典,从经典走向永恒,现代文学前所未有地完成了自己的使命。之所以能够如此,是因为它所立足的“五四不可或缺”的历史价值,是它所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