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中国留学生:从边缘到中心VIP免费

中国留学生:从边缘到中心_第1页
1/5
中国留学生:从边缘到中心_第2页
2/5
中国留学生:从边缘到中心_第3页
3/5
下载后可任意编辑中国留学生:从边缘到中心中国留学生:从边缘到中心 无端又渡桑干水,总把他乡比故乡。自从学习了外语专业,我就登上了“外”字轮船,一生漂泊,在风云变幻的旅途中经历苦辣酸甜,在多元文化的环境中丰富人生阅历,有回头是岸的期许,有子欲养而亲不待的遗憾。 从 1972 年进入山东大学外语学院到 20XX 年从中国驻休斯敦总领事馆退休的 40 多年间,我竟有 21 年在国外度过,从国家公派留学生到教育外交官,从英国、澳大利亚到美国,接触最多、感触最多的是那些身在海外的中国学生和学者,印象最深、结缘最深的也是这一批炎黄子孙,联络最多、相聚最多的还是这个群体。他们从寥若晨星到星火燎原,从历史大潮的背景到世界教育、科技、文化及大众外交的台前,一桩桩,一幕幕,扮演着越来越重的角色,担当越来越重要的使命。他们是改革开放的产物,是改革开放的春风把他们吹到了海外,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同时他们也是改革开放的见证者、推动者,他们以厚德载物的胸怀和亲诚惠容的精神推动着中外教育、科技、文化合作与沟通逐步向深层次进展,推动着中外友谊向基层延伸,推动着人类文明与进步。李肇星曾感慨地说,在美国的中国大使不仅我一人,还有数万名中国学生和学者。 一、20 世纪 70 年代末,常被误作日本人 1978 年 9 月,我作为改革开放后的第一批国家公派留学生来到英伦三岛。 每年一度的开学和毕业典礼,学校和学院领导总会强调国际学生是学校的骄傲,当时中国大陆学生是新奇面孔,知名度和影响力都低于日本、韩国和中国台湾的学生,甚至低于越南学生。 当时,中国留学生选择的专业单一、服装单一、学习和生活单一,年龄大致相同,走在街上格外抢眼。记得我常对着泰晤士河映照中的自己感到惊讶,黑灰色的衣服底色衬托着黄色的脸庞,一身的庄重庄严裹着一脸的活力与笑容。 改革开放后,中国留学生从边缘复苏,当走在街头或漫步在旅游景点时,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好客的英国人和国外游客常用不准确的日语“你好”跟我们打招呼。我们虽学过或懂一点日语,却从不愿用日语作答,往往用英文客气地回敬:“对不起,我们是中国人。”但从他们的惊讶中不难体会什么是位卑言轻、国弱民穷,什么是男儿当自强,什么是民族当振兴。 也许是肤色、身高、长相使他们产生了错觉,也许是因为国家穷,没有能力和财力与日本、韩国抗衡。当时,日本、韩国的商品在英国比比皆是,而中国商品只有玩具和海鸥相机,独处一隅,颇受...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中国留学生:从边缘到中心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