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丹青与纪事,舍此复何从丹青与纪事,舍此复何从 陆健 在安徽仙寓山开会,偶遇杨洁——一个常带微笑、不大开口的女孩子。那是一次文学会议,主要议程过后,主人将与会者引导到文房四宝准备齐全的案几旁。现在的多数作家、文人并不墨客,有写字的,有码字的,有敲字的,只有少数间或伺弄几下毛笔的,所以拍马上阵者寥寥,鄙人忝列其中。勒马回阵,看到旁边人头攒动,很多人正在欣赏一位年轻姑娘泼墨挥毫。凑近前去,一个三升斗大的“茶”字赫然出现在眼前。我暗自说道:好!浑厚沉稳,笔笔藏锋。再看题款、落款,端秀,法律规范,显然经受过不同一般的专业训练。 从同行的皖籍作家朋友處得知,杨洁是中国美术学院书法专业毕业,篆、隶、楷、行、草都颇在行。自 1997 年以来,作品多次在合肥、杭州、台州、兰州、中国美术馆展出,甚至美国华盛顿博物馆的某次中国书画展出中,也曾有过其笔墨的风采,多幅作品见诸于《书法》《书法世界》《安徽书坛》等刊物,如此说她已然过了“小荷才露尖尖角”的阶段,可以寄望于“今年花胜去年红”的绚烂了? 由于机缘,我得以品读到杨洁的较多作品,我觉得这是一位“全能型”的选手:篆书圆劲含蓄,沉稳妍美;隶书干湿浓淡相宜,浓厚之处见淡墨;楷书灵劲自然,随机生发;草书,飞流直下中又从容不迫,直抒性情却张弛有度,获得同仁好评和读者青睐。 “20XX 年去中国美术学院读书,对我来说,是人生中一个重要的‘拐点。一定要抓住这次天赐良机,在这里大补一课,无论是理论上的、技法上的,还是实践与探究中的。”她依旧是少言寡语、孜孜以求,每天最后一个离开校舍,孤身一人走在通往宿舍的漆黑小道上。课堂上,她心听手记;下课之余,她认真揣摩消化;节假日,她躲在宿舍泼墨挥毫。她临八大山人,临王羲之《澄心堂帖》《戒酒帖》《兰亭序》、临六朝墓志,最喜爱张旭的《古诗四帖》、怀素的《自叙帖》、黄庭坚的《诸上座帖》那种狂放不羁,连绵不绝,千变万化的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用笔,行云流水的气韵。“我清楚,面对前人,面对来者,任何丝毫的懈怠都是对书法艺术的不恭。须心摹,才能有手追;须心摹有得,才能手追有成。我最推崇的莫过于中国近代文化怪才林纾的一句话了,林纾说,‘取经于左氏传、司马之史、班之书、昌黎之文。以此为四者,天下文章之祖庭也。”书法天地,天高水阔,每一位学子都要为自己的心灵争得更大的自由,通过书写开始一场属于自己的全新的舞蹈。大学最后一年开草书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