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书开启了我的文明史书开启了我的文明史 也许你无法想象,十四岁之前,也就是我的整个童年,没有读过一本书——当然,除了课本。 想来都觉得不可思议,这段比我写作史还更漫长的时间,我不读书,在干吗呢?一个没有任何“幼功”的人,在他十六岁的年纪,忽然摊开纸和笔,决定要写作了,而且一发不可收,更是匪夷所思。 十四岁之前,我的履历是荒蛮的,尚待考证,类似于人类史前时代,赤身在山林里瞎跑,不知东方既白。是读书与写作开启了我的个人文明史。而照亮我的第一本书,是余秋雨的《文化苦旅》。 20XX 年,我在老家县城读高一,有次去外面瞎逛,偶然在一个地摊上看到这本书,顺手买了回来。一同买下的还有一本韩寒文集,两本书都是盗版的,封面及装帧相似,却给我呈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风貌——一个极端世故,一个极端叛逆。我记得有一次上数学课,我躲在后排偷偷地读《文化苦旅》,后被班主任发现,给收缴了去。几天后,我偷偷跑到老师办公室,拿韩寒的书去掉包了。这说明在那个价值观尚未健全的年纪,还是稳重的文体风格给我的信任感要大一些——此前我一直认为写《文化苦旅》的是一位睿智的老者,多年后才知道是误读,余秋雨写此书的年纪,还不到半百。 调包的事,后来当然被班主任发现,他却不说破,有意放我一马,像是一种成全。我最初喜爱上散文,便与此相关。它没有门槛,容易进入,尤其对我这种没有任何“幼功”的人。后來常有人说我的文章老成,影响其实也来源于此。我很想说,其实那都是装的。缺什么,装什么,本质上我还是一个愣头青。我此后漫长的写作都为此所累,它像一种病菌,在我体内深深扎根,并且被我的自卑和怯懦越养越肥。我说这些,是因为我意识到现在到了非摆脱它不可的地步了。 书和风霜一样,会给人形成“致命”的感染。那年,书把我赶上了一条绝对陌生而又无比宽阔的道路——写作。 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 20XX 年春天,我买来一个蓝皮笔记本,在赣南一间阴沉的教室里坐下来,开始练习写作。那时,写作是我抗议的方式——我为什么要在别人发明的方程式里运算数字法则?我为什么要在习惯了平上去入的口腔里塞满另类的异域语法?我为什么要与千万人共挤一条独木舟……假如仅有这些疑问,还不足以使我彻底从中学课本里叛逃。我需要一个相对理想的媒介,或者说,借口。抗议,带来发声,而发声需要借助语言。这种语言,绝不是老师们在讲台上反复使用的那种。后来,我在几本民国作家的书上找到了那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