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从《远去的白帆》到《走向混沌》从《远去的白帆》到《走向混沌》 李珊 李南 张羽 摘要:《远去的白帆》是一部优秀的中篇小说,《走向混沌》则是一部震撼人心的纪实性回忆录。两部作品虽然对创伤书写存在差异,但同时也具有一定的相通之处,后者对于前者存在着一定“复写”成分,两部出自于同一作家,但来自不同时代的作品呈现出互文与对话沟通关系。本文即是在互文视野下,通过分析小说《远去的白帆》与纪实性回忆录《走向混沌》对苦难创伤书写呈现的复写以及互异,并进一步总结两部文本创伤书写呈现互文性的意义。 关键词:从维熙;互文性;创伤描写;苦难 从维熙的文学创作在我国当代文学史上具有独特的价值,从维熙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重新进行文学创作之后,创作了大量以知识分子在特别历史时期所经历苦难与创伤为题材的小说,《远去的白帆》就是其中的一部佳作。而随着历史的前进与进展,从维熙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创作了以自己真实生活为底本的纪实性回忆录——《走向混沌》,该作品以真实且震撼的笔触,再现了知识分子在巨大的社会变革之下精神与肉体创伤记忆。两部作品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从虚拟性的小说作品到纪实性的回忆录,从维熙的创伤书写既存在着“重复”的成分,同时也呈示出互异,在时间的跨度之中呈现着互文性,产生着对话与沟通的关系。在互文性关联之下,两部作品均与历史发生了深度接触,表现出了巨大的历史反思与包容力量,展现了深刻的文化内涵。本文则是以互文性理论为工具,在互文视野之下探究从维熙对知识分子创伤记忆呈现方式的演进,并观照当代作家对知识分子与历史内在联系的思考深度与限度,最终进一步总结升华从维熙在两个不同历史时期创伤书写呈现互文性的意义。 一、《走向混沌》对《远去的白帆》创伤书写的“复写” 蒂费纳·萨莫瓦约在《互文性讨论》中指出:“借鉴已有的文本可能是偶然或默许的,是来自一段模糊的记忆,是表达一种敬意,或是屈从一种模式,推翻一个经典或者心甘情愿地受其启发。”(1)在这种借鉴与启发之下,文本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对另一文本中的某些元素便存在着“复写”的成分。在本文所讨论的两部来自于同一作家、不同时代的作品——《远去的白帆》与《走向混沌》中,可以看到后者对于前者行文当中所提到的苦难创伤记忆存在着广泛地“复写”,但需注意的是,这里所提到的“复写”是后者与前者所展现的个别侧面的相契合,或者说,前者的创作触发了后者的复写。 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