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健康无价学海无涯:学海无涯健康无价学海无涯:学海无涯 题记:初见董阿姨是在一次医院的讲座上。约的时候,阿姨说我看一下这几天的日程……因为活动特别丰富,她会把活动认真的记下来以免忘记。最后我们确定下来在这次讲座后…… 我进到教室时,讲座已经开始。教室里人不多,听众们都很认真的做着笔记。结束后,董阿姨向我招了招手,她坐在第一排的中间。短头发,蓝色 T 恤,很利索,很随意,也很精神。 认识健康课堂 改观健康态度 董阿姨是 1985 年发现的糖尿病。那年是单位的一次体检,测出她血糖偏高,建议她到医院再做次检查。在北京医院,她被确诊为糖尿病。由于从小身体就一直很好,再加上对糖尿病的知识很缺乏,董阿姨并没有正确认识和对待这个事,没有接受正式的治疗,只是每天两粒抗糖药,然后便听之任之,并不好好的管理。董阿姨是个特别爱交朋友的人,发现糖尿病后也交了一些病友。1993 年退休后的一天,病友们在晚报上看到一个健康讲座的信息,于是约好大家一起去听。也就是从那以后起,董阿姨成了健康课堂的好“学生”,这也改变了她的抗糖生活和对健康的心态……开始了对糖尿病正式的治疗。 在接触了健康课堂后,董阿姨体会到了,健康是自己的,需要自己好好管理。但也认识到这方面知识很缺乏,董阿姨开始关注健康课堂,并常常出现在健康课堂上,也在课堂上认识了很多的朋友。她开始积攒健康知识,与朋友常常沟通健康心得和体会,乐在其中。也开始系统的管理起了自己的身体。现在的董阿姨,精神很好,她说:“我现在什么都能吃,血糖也控制得很好,基本都能达标。” 学习健康知识 加强自我管理 这么多年的健康学习和抗糖经历让董阿姨体会到,糖尿病不是医生的事,而是病人自己的事。医生只是告诉你该怎么做,通过学习之后,最重要的还是病人的自我管理。 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 1.注重监测,了解病情。 董阿姨很注重血糖的监测。早在 80 年代,董阿姨就在一个病友的建议下用超过一个月工资的钱买了一个血糖仪。当时并不是特别注意,退休后开始常常监测。每天餐前、餐后、运动前后或者是吃了一些不太清楚升糖指数如何的食物后,都会监测并记录下来,作为治疗的依据。20XX 年,董阿姨通过监测发现自己的血糖很不稳定,有时最高达到 16mmol/L 多,最低是 8mmol/L。她就主动向医生提出进行胰岛素的注射治疗,注射治疗取得了很好效果,一直坚持至今。董阿姨说这也是得益于健康课堂。从讲座上她了解到,确诊为糖尿病的人,其自身的胰岛功能已经损失了一大半。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