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 年 普 通 高 等 学 校 招 生 全 国 统 一 考 试 ( 全 国 甲 卷 ) 语 文 一 、 现 代 文 阅 读 ( 36 分 ) (一 )论 述 类 文 本 阅 读 (本 题 共3 小 题 , 9 分 ) 阅 读 下 面 的 文 字 , 完 成1-3 题 。 据 我 知 见 , 姚 名 达 《 中 国 目 录 学 史 》 是 近 代 西 学 东 渐 以 来 第 一 部 以 “ 中 国 目 录 学 史 ” 命 名 , 全面 、 系 统 研 究 中 国 目 录 学 发 展 历 史 的 学 术 专 著 。 与 传 统 的 、 具 有 目 录 学 史 性 质 的 著 作 相 比 , 显 然 受到 西 方 现 代 学 科 理 论 建 构 的 影 响 。 《 中 国 目 录 学 史 》 以 主 题 分 篇 , 每 篇 之 下 各 有 若 干 小 节 , 全 书 凡十 篇 。 它 不 像 通 常 写 专 史 那 样 , 从 古 到 今 划 分 几 个 发 展 时 期 , 通 过 揭 示 各 个 时 期 的 特 点 来 展 现 历 史全 貌 。 姚 名 达 把他组织中 国 目 录 学 史 的 方 法称作 “ 主 题 分 述 法” , 其义就是 “ 特 取若 干 主 题 , 通 古今 而直述 , 使其源流毕具 , 一 览无余” 。 为什么不 用通 常 的 叙述 方 法来 写 中 国 目 录 学 史 ?因为在他看来 , 中 国 目 录 学 虽然 源远流长, 但发 展 进程中 “ 时 代 精神殆无特 别之 差异” , 就是 说二千年 来 目 录 学 形态在本 质 上没有 跳出刘歆开创的 模式;硬要划 分 时 期 , 区别特 点 , “ 强立名 义, 反觉辞费” 。 关于这个 问题 当然 可以 见 仁见 智,中 国 目 录 学 史 也未尝不 可用“ 断代 法” 来 编写 (吕绍虞《 中 国 目 录 学 史 稿》 即用分 期 断代 法论 述 ),但我 们对他敢于学 术 创新的 肯定是 无须见 仁见 智的 。 问题 在于, 姚 名 达 的 方 法是 能够、 又怎么能够让中 国 目 录 学 “ 源流毕具 , 一 览无余” 呢?其实作 者知 道这样 做也有 不 足, 他说:“ 盖既分 题 各 篇 ,则不 能依时 代 为先后, 故忽今 忽古 , 使读 者迷乱莫明, 尤其大患。 ” 利弊相 权, 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