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 年新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案 第一单元 光与色彩 1.光源 1.教学内容 本课立足于观察和描述生活中常见的光,认识它们的形成特征与性质,围绕物体自己能否发光,也就是鉴别光源这一主题展开。 本课教学内容由三个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根据光源概念与生活经验,讨论哪些是自然光源、哪些是人造光源,进而学会给光源分类。 第二部分,分析图片呈现的发光现象,知道可见的物体分为两类:光源与反光物体。学会判断物体是不是光源。 第三部分,通过“点燃蜡烛”“给细钢丝通电”两个活动,了解物体发光的过程,认识发光需要能量。 2.教学目标 观察各种发光的物体,能指出哪些物体是光源。 会按照光源的特征给发光物体分类。 乐于研究光现象,乐于分享与发现。 3.重点与难点 重点:举例说明发光物体的特征,鉴别光源与非光源物体。 难点:观察某些物体的发光过程。 4.教学准备 火柴、蜡烛、钢丝球、两节电池、带导线 的鳄 鱼 夹 、装 有 细沙 的托 盘 。 5.教学过程 一、单元导入 1.出示 课本中的一首 小 诗 : 是谁 在 天 空 架 起 七 彩虹 桥 是谁 将 明月 映 入 平 静 水 面 是谁 让节日的礼花绚丽多彩 是谁 让城市的夜晚迷离璀璨 …… 2.学生读一读这首小诗,并且猜一猜这首小诗描述的是什么? 预设:这首小诗描述的是光。 第 1 句小诗说的是阳光,第 2 句小诗说的是月光,第 3 句小诗说的是火光,第 4 句小诗说的是灯光。 3.教师引导:关于光,大家并不太陌生,不过关于光还有很多的奥秘需要大家去探索。从今天开始,我们将探索光与色彩的知识。 二、聚焦 1.平时,我们看到的光究竟是什么东西发出来的?他们又有什么不同之处?这一课我们就来探究有关光源的知识。 2.板书课题:1.光源 三、探讨 活动一:认识什么是光源 1.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都见过哪些光?他们是由什么东西发出来的? 预设: 阳光,是由太阳发出来的。 灯光,是由电灯发出来的。 烛光,是由蜡烛发出来的。 星光,是由星星发出来的。 荧光,由萤火虫发出来的。 2.教师相机出示阳光、烛光、星光、萤火虫的光等图片,学生观察这些图片。 这些发光的东西,我们都称他们为光源。 3.出示光源的定义,引导学生理解什么是光源。 光源是一个物理学名词,宇宙间的物体有的是发光的,有的是不发光的,我们把能自行发光并且正在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 4.教师强调 :光源的概 念 一定是自己 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