级别: 初级 陈鑫 (chen.shin@hotmail.com), 自由软件爱好者, 南京邮电学院电子工程系 2004 年 7 月 01 日 多数的 Linux 内核态程序都需要和用户空间的进程交换数据,但 Linux 内核态无法对传统的 Linux 进程间同步和通信的方法提供足够的支持。本文总结并比较了几种内核态与用户态进程通信的实现方法,并推荐使用 netlink 套接字实现中断环境与用户态进程通信。 1 引言 Linux 是一个源码开放的操作系统,无论是普通用户还是企业用户都可以编写自己的内核代码,再加上对标准内核的裁剪从而制作出适合自己的操作系统。目前有很多中低端用户使用的网络设备的操作系统是从标准 Linux 改进而来的,这也说明了有越来越多的人正在加入到 Linux 内核开发团体中。 一个或多个内核模块的实现并不能满足一般 Linux 系统软件的需要,因为内核的局限性太大,如不能在终端上打印,不能做大延时的处理等等。当我们需要做这些的时候,就需要将在内核态采集到的数据传送到用户态的一个或多个进程中进行处理。这样,内核态与用户空间进程通信的方法就显得尤为重要。在 Linux 的内核发行版本中没有对该类通信方法的详细介绍,也没有其他文章对此进行总结,所以本文将列举几种内核态与用户态进程通信的方法并详细分析它们的实现和适用环境。 2 Linux 内核模块的运行环境与传统进程间通信 在一台运行 Linux 的计算机中,CPU 在任何时候只会有如下四种状态: 【1】 在处理一个硬中断。 【2】 在处理一个软中断,如 softirq、tasklet 和 bh。 【3】 运行于内核态,但有进程上下文,即与一个进程相关。 【4】 运行一个用户态进程。 其中,【1】、【2】和【3】是运行于内核空间的,而【4】是在用户空间。其中除了【4】,其他状态只可以被在其之上的状态抢占。比如,软中断只可以被硬中断抢占。 Linux 内核模块是一段可以动态在内核装载和卸载的代码,装载进内核的代码便立即在内核中工作起来。Linux 内核代码的运行环境有三种:用户上下文环境、硬中断环境和软中断环境。但三种环境的局限性分两种,因为软中断环境只是硬中断环境的延续。比较如表【1】。 表【1】 内核态环境 介绍 局限性 用户上下文 内核态代码的运行与一用户空间进程相关,如系统调用中代码的运行环境。 不可直接将本地变量传递给用户态的内存区,因为内核态和用户态的内存映射机制不同。 硬中断和软中断环硬中断或软中断过程中代码的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