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系统引导过程简介 首先,主板的 BIOS 会读取硬盘的主引导记录(MBR),MBR 中存放的是一段很小的程序,他的功能是从硬盘读取操作系统核心文件并运行,因为这个小程序太小了,因此通常这个小程序不具备直接引导系统内核的能力,他先去引导另一个稍微大一点的小程序,再由这个大一点的小程序去引导系统内核.在 linux系统中这样的小程序有 LILO 和 GRUB.在这个项目中,我决定用 LILO 来做系统引导程序.在软盘上启动 linux系统的过程和在硬盘上启动的过程相似. Linux系统内核被引导程序装入内核并运行后,linux内核会检测系统中的各种硬件.并做好各种硬件的初始化工作,使他们在系统正式运行后能正常工作.之后内核做的最后一个工作是运行 /sbin 下的 init 程序,init 是英文单词 initialization(初始化)的简称,init 程序的工作是读取/etc/inittab文件中描述的指令,对系统的各种软硬件环境做最初化设定.最后运行 mingetty等待用户输入用户名登录系统.所有的工作就这么简单,虽然 linux启动的时候有很多内容,看上去十分高深,但是都不过是对这个过程的扩充.明白了这个道理,你可以写一些脚本程序让他在系统启动的特定时间运行完成任务.事实上系统内核并不关心/sbin 下的 init 是不是真的 init,只要是放在/sbin 下名叫init的可执行程序他都可以执行. Red Hat Enterprise Linux在电脑的启动阶段,一共经历以下两个阶段: 1.启动内核。在这个阶段,内核装入内存并在初始化每个设备驱动器时打印信息。 2.执行程序 init.(系统初始化).装入内核并初始化设备后,运行 init 程序。init 程序处理所有程序的启动,包括重要系统精灵程序和其它指定在启动时装入的软件。 开机---BIOS 自检---载入启动程序---加载内核---启动 init 服务---加载/etc/inittab---Run level---rc.sysinit---rc--- mingetty---rc.local 一.BIOS 自检 当电脑开机的时候,电脑会进入 BIOS,在 PC 机中引导 LINUX 是从 BIOS 中的地址 0xFFFF0处开始的.BIOS 的第一个步骤是加电自检,即所谓的 POST(Power On Self Test),BIOS 的第二个步骤是进行本地设备的枚举和初始化,侦测电脑周边配套设备是否工作正常,如 cpu 的类型,速度,缓存等;主板类型,内存的速度,容量,硬盘的大小,类型和工作模式,风扇速度等,主要是为了检查这些设备在开机的时候是否能通过检测,说明电脑可以正常的工作.BIOS 由两部分组成:POST 代码和运行时的服务.当 POST 完成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