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猴子下山》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能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利用动作演示等方法正确理解“掰、扛、扔、摘、捧、抱”这些词,并能选几个词各说一句话。2、借助插图,图文对照,读懂故事内容,并仿照“小猴子走到(哪里),看见(什么),就(怎么做)”这个句式,说说故事主要情节。3、能推断“小猴子最后为什么只好空着收回家去”的原因,初步明白做事情要目标明确,有始有终。【重点难点】1、利用动作演示等方法正确理解“掰、扛、扔、摘、捧、抱”这些词,并能选几个词各说一句话。2、能推断“小猴子最后为什么只好空着收回家去”的原因,初步明白做事情要目标明确,有始有终。【教学过程】一、创设语境,直接导入1、师:同学们,还记得这只小猴子吗?(记得)他在哪篇课文中出现过呀?(《小猴子下山》)咱们今天继续学习 18 课《小猴子下山》。(师书写课题)2、生齐读课题。(指导“小猴子”的“子”读轻声)3、师:你们想和小猴子一起下山去玩吗?(想)那咱们就一起出发吧!二、学习第一自然段1、师:小猴子下山来了,他走到了哪里?(玉米地)【玉米地的背景图贴黑板上】2、师:小猴子看见什么了呀?(玉米)【出示第一自然段】什么样的玉米?(贴板书:又大又多)小猴子心情怎么样?(非常高兴)小猴子看到这些又大又多的玉米会怎么做呀?(掰了一个,扛着往前走。贴板书:掰、扛)3、动作学习“掰”师:怎么掰?大家试试看。(可以是从上面掰下来;也可以是把东西掰断。)像小猴子一样把玉米从玉米杆上掰下来,这掰下来的玉米太大了,我一个人吃不完,掰成两半。(联系生活实际可以说句子)4、动作学习“扛”师:谁来做一做“扛”的动作。(点生表演)平常我们还会扛米、扛牛奶…(联系生活实际说句子)5、分大组比赛朗读。三、学习第二自然段1、师:小猴子扛着玉米走啊走,走到了哪?(桃树下)【桃树下的背景图贴黑板上】2、师:树上的桃子怎么样呀?(贴板书:又大又红)【出示第二自然段】3、师:看着这又大又红的桃子,猴子怎么做的呢?(贴板书:扔、摘)〈齐读自然段〉4、联系生活实际学习“扔”师:扔什么呀?(扔垃圾)练习说话:“学校里不能够乱扔垃圾”。“垃圾应该扔进垃圾箱。”……5、联系生活实际学习“摘”师:除了可以摘桃子,我们还可以摘什么呢?(摘苹果、摘梨子…)【适当引导学生练习说完整的句子】6、男女生赛读。四、学习第三自然段1、师:捧着桃子的小猴子又来到了哪里?(西瓜地)【西瓜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