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模态参数频率、阻尼比、振型作业指导书讲解VIP免费

模态参数频率、阻尼比、振型作业指导书讲解_第1页
1/8
模态参数频率、阻尼比、振型作业指导书讲解_第2页
2/8
模态参数频率、阻尼比、振型作业指导书讲解_第3页
3/8
参数编号QWM2006-16-16.4 页码第 1 页共 8 页版本第三版第一次修订17.3 模态参数(频率、振型、阻尼比)作业指导书1 目的测试桥梁的模态参数,了解桥梁的自振特性。2 适用范围适用于桥梁或结构构件的模态参数测试及分析。3 试验准备3.1 仪器、设备、材料序号仪器、设备、材料数量备注1 动态信号测试分析系统及软件1 套2 拾振器视试验情况而定3 笔记本电脑1 台4 数据连接线视试验情况而定5 电源设备及电源线1 套6 稳压器1 个7 温度计1 个/ 8 橡皮泥视试验情况而定3.2 资料①、桥梁或结构构件拾振器测点布置图②、相关仪器、软件使用说明书③、原始记录表格(见附表1~2)④、仪器、设备、材料清单表确认单(见附表3)3.3 检查仪器、设备及软件是否正常运行(见附表4)4 试验流程参数编号QWM2006-16-16.4 页码第 2 页共 8 页版本第三版第一次修订4.1 测点布置:试验前应对桥梁结构进行有限元分析,计算理论的振型图, 根据振型图确定测点布置(测点布置的原则和数量要求见5.1)。由于试验用的拾振器可能有限,所以应在桥上选择合适的参考点 (参考点的选择要求见5.2),分批搬动其他拾振器到所有测点。4.2 拾振器安装:拾振器安装前, 应将测点位置清洁除尘。 安装时, 将拾振器通过橡皮泥牢固粘贴在测点位置, 保证拾振器和构件能共同移动, 同时传感器的主轴方向应与测点主振方向一致。4.3 仪器连接:仪器连接详见《 DH5922N 动态信号测试分析系统使用说明书》 。4.4 数据采集:在数据采集之前,应对软件及拾振器各参数进行设置 (参数设置要点见5.3)。仪器参数设置及采集软件的操作详见《DHDAS4.1.3 基本分析软件说明书》 。为了消除随机因素影响, 应对采集的长样本信号进行能量平均。 对于悬索桥、斜拉桥等自振频率较低的桥型, 为保证频率分辨率和提高信嘈比,采集时间不宜小于 20 分钟,一般采集时间取20~45 分钟,对于小跨径桥梁,采集时间可酌情减小。4.5 数据处理:自振频率:可采用频谱分析法、 波形分析法或模态分析法得到桥梁结构自振频率。阻尼比:采用波形分析法、半功率带宽法或模态分析法得到。振型参数:采用环境激振等方法进行模态参数识别。数据后期处理及分析的软件操作详见《DHDAS4.1.3 基本分析软件说明书》 。4.6 模态参数的评定:1 结构的自振最低频率应大于有关标准限值,结构最大振幅应小于相应标准限值。参数编号QWM2006-16-16.4 页码第 3 页共 8 页...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模态参数频率、阻尼比、振型作业指导书讲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