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关于山区高校老师诚信教育与管理工作的思考关于山区高校老师诚信教育与管理工作的思考 [摘 要] 高校老师的诚信状况不仅直接影响着大学生诚信品质的养成,而且关系整个社会的诚信建设。山区高校因为其地域偏僻、条件较差等多方原因,老师中诚信失范行为相对严重,需要加大诚信教育与管理工作的力度。 [关键词] 山区高校;诚信教育;诚信管理 [ 中 图 分 类 号 ] G451.6 [HT5H][ 文 献 标 识 码 ] A [ 文 章 编 号 ] 1008 4738(20XX)03 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每个社会成员必须践行的行为准则。诚信管理与教育对于高等学校有着尤其重要的意义,因为高校是培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合格接班人的重要阵地,高校老师的诚信状况不仅直接影响着大学生诚信品质的养成,而且关系整个社会的诚信建设。山区高校的老师因为地域偏僻、环境艰苦等条件的影响,诚信现状不容乐观。本文结合在山区高校工作的实际,谈几点关于山区高校老师诚信教育与管理工作的浅显思考。 一、山区高校老师诚信现状分析 目前,山区高校中普遍未建立起系统的老师诚信体系。诚信教育不到位,缺乏“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氛围,部分老师不能树立“诚信至上”的道德意识,导致了一系列老师诚信问题的出现。具体表现如下: 1.学术上诚信失范 近年来,由于科学精神的缺乏、个人利益的驱使及学术评价和批判体制的不合理等原因,导致了山区老师在科学讨论中的学术失信现象严重。有的老师把别人的讨论成果完全或部分地占为己有,有的甚至占有别人尚未发表的成果。有人根据媒体的相关报道,总结了高校学术抄袭的几种方法,即“全篇或局部搬用——显性剽窃法”、“偷观点偷思想——隐性剽窃法”、“化名抄袭法”、“署名抄袭法”、“拼装法”、“抢先发表法”等等。不少山区老师在讨论中伪造数据,发表假论文,或将同样内容通过不同组装、不同标题多次发表,还有人为评职称把学生的文章署上自己的名字发表或花钱雇人写文章。在编教材时,有的山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区高校老师既不搞讨论也不做调查,更不查资料,只要找来三四本已有的教科书,框架体系上略微变动,章节顺序上稍作调整,然后对材料内容进行综合,文字叙述稍作处理就算完成。在职称晋升、学术评价工作中,一些专家评委往往出现心照不宣、投关系票等失信状况。 2.教学上诚信不足 在教学环节上,很多老师为追求个人利益,存在诚信失落行为。首先在课前准备环节中,一些老师不备课或备课不仔细,没有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