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凸现地理学科核心能力的教学设计凸现地理学科核心能力的教学设计 打开文本图片集 摘要 分析目前地理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五大问题,提出相应的改进策略;从整体性与案例的典型性及非典型性两个方面入手,探讨凸现地理学科核心能力、改进地理课堂教学设计,提升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使其趋于高效。 关键词 教学设计;地理学科;核心能力 新课程改革以来,广阔地理老师改变了课改前的传统做法,课前备课变写教案为教学设计,课间变教教材为用教材教、变老师的讲授为主为先学后教,以学定教,多学少教,课后进行反思改进等等,呈现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有效地推动着地理老师教学理念的更新,改变了师生的教学方式,切实提高了地理课堂教学的实效。当然,随着课改向纵深方向推动,难免会出现新的困惑:高中地理课堂高效教学模式如何建构与推广实施?如何精准地评价一堂地理课?地理课堂到底要培育学生什么核心能力?如何培育?以上问题引发着广阔地理老师的深度思考。 一、问题的提出 困惑聚焦在新课程实施的关键环节——教学设计过程中,据笔者的观察归类,目前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过于追求课堂间学生的活动形式而弱化了地理学科的逻辑性和系统性 不少地理老师在公开课或竞赛活动中,为了体现新课程师生互动、合作探究等新理念,精心设计情境导入,内容呈现生动活泼,小组合作探究风生水起。笔者在参加青年地理老师教学能手大赛中担任评委时,遇到如下情形:上课内容为人教版必修 1 第四章第一节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各位选手都能创设生动逼真的教学情境,如有些以导游的形式带着学生欣赏各种地貌,有些则用谷歌地球软件展示,有些老师精心制作亲历的旅游电子像册配上动听的音乐等等,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课堂气氛活跃,师生互动性强。但课后反思:大部分老师缺失地质作用概念的介绍、内力作用与外力作用的性质对比、板块构造学说的讲解与应用这三大块内容,我们不禁要叩问:这节课究竟培育了学生什么地理素养?学生的什么地理核心能力得到提高? 又如,高二“区域地理”教学时,某老师把“中亚”“西亚”合并,按“地形、气候、水文、土壤与植被”四块内容进行分组讨论,尽管气氛活跃,师生互动,学生自主、小组合作探究的模式得以充分地展现,但是它在本质上割裂了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违反了它们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渗透的整体性原理,因而是一堂不可取的地理课。 2.过于追求生动震撼的直观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