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创业风险决策框架效应特征讨论 决策中的框架效应创业风险决策框架效应特征讨论 决策中的框架效应 摘要以创业风险决策为背景,以从事管理类工作的白领员工为被试,探讨了框架效应的表现特征。结果表明随着损益值的增加人们倾向保守,而随着概率水平的增加而偏好冒险,创业倾向高的个体更倾向冒险。框架效应并不出现在所有输赢描述决策情境中,它只出现在缺乏主导社会线索的模糊情况下。 关键词框架效应,创业风险决策,决策任务结构,社会线索。 分类号 B849:C93 1 问题的提出 以亚洲疾病问题(Asian disease prblem)为代表的风险选择框架效应(risky-choice framingeffect)(往往被默认为框架效应)已成为行为决策中的经典“异像”(anomaly)。Kanneman 和 Tverskv 把具有直觉特点,需意识或非意识(uncon-scious)参加的信息表征称之为Ⅱ型信息加工,而该加工过程被称之为“框定”(framing)过程。基于此,Tversky 和 Kahneman 用框架效应(framing ef fect)来描述期望值相同而表述不同的风险选项的偏好反转,如对于亚洲疾病问题。在正面框架下,大部分人选 A,而在负面框架下。大部分人选 D,而实际上 A 与 C、B 与 D 是期望值等同的选项,这就是最早提出的框架效应。 亚洲疾病:美国正在应付一种罕见的亚洲疾病。估计该种疾病的发作将使得 600 人死亡。现有两种与疾病作斗争的方案可供选择。假定对各方案产生后果的精确科学估算如下所示: 正面框架(eain): A 方案,200 人将生还。 B 方案,有 1/3 的机会 600 人将生还。而有 2/3 的机会无人将生还。 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 负面框架(lose): C 方案,400 人将死去。 D 方案,有 1/3 的机会无人将死去,而有 2/3 的机会 600 人将死去。 框 架 效 应 违 反 了 法 律 规 范 决 策 理 论 (normativethery) 的 不 变 性(invariance)原则,对传统经济理性思路提出了严重挑战。讨论发现,专业人员也受框架效应的影响,群体情境中也存在框架效应且效果更明显,在完全假想的决策情境中框架效应也依旧存在。然而,也有讨论发现框架效应并不如想象中的那么普遍(如 mandel)。 从表现形式来看,框架效应包括双向框架,即传统意义上的框架效应,和单向框架效应,即输框架只加重了原来已有的冒险倾向,赢框架只加重了原来的风险规避倾向。选择的百分比都在 50%的同一端。从结构形式来看。框架效应可分为风险选择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