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区域研训文化引领下中小学教科研与培训模式创新区域研训文化引领下中小学教科研与培训模式创新 [摘 要]针对当前中小学“研训一体”模式的问题,提出通过区域研训文化引领教科研与培训模式的改革。该模式创新体现在以常态课为载体、以问题/课题为导向、以共同体为组织和以学分银行为保障四大特点,包括了问题解决、课题驱动和项目驱动三种模式,从点、线、面形成了具备长期辐射效力的区域研训文化。实践结果表明,它不仅符合中小学实际,更是以整体化的视野从文化层面对以往“研训一体”过程中所出现问题的超越与突破。 [关键词]区域;研训文化;常态课;老师共同体 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中小学教科研和培训在功能定位上趋于融合[1],促进二者整合的“研训一体”模式在全国很多地区被加以推广[2]。但当前“研训一体”模式在操作过程中依旧存在一些问题,实则并未能实现中小学教科研与培训整体的改造与长期效力的达成[3]。鉴于此,研训制度建设开始由技术取向转向文化取向,教育场域下文化建设的探究是将研训制度建设实践引向深化的需要[4]。研训的实施也不应停留在行政统筹和校本自主的层面上,更应上升到区域视角下对研训模式进行变革,从而构建有利于老师专业进展和终身学习的管理体制[5]。因此,从“研训一体”到“区域研训文化”的跨越实际上是达成了一种能够引领教育前行的理念和与之相应的法律规范制度,“区域研训文化”通过整合区域内优势力量而更具理论上的创新性与传承性和实践上的带动力与生命力。自 20XX 年 9 月起,广州市荔湾区教育进展讨论中心把“以常态课讨论为载体的区域研训文化建设讨论”项目作为支撑,开展区域内教科研与培训机制的创新讨论,从文化的高度审视教研与培训一体化的问题,形成了区域研训文化引领下的中小学教科研与培训模式,并在 20XX 年至 20XX年,以荔湾区所属中小学为实验学校,进行了系统的实证讨论。 一、中小学教科研与培训:问题与挑战 一是当前中小学教科研与培训由于教研、培训的主题不系统而导致效果欠佳[6]。中小学教科研与培训常会邀请大量专家主讲,但专家往往选择自己熟悉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的领域,因此由不同专家组成的系列讲座不能形成完整的研训系统;而且有些专家过于注重理论的探讨和理念的更新,与教学实践脱节。 二是当前教科研与培训注重讨论而缺乏行动。老师参加教科研与培训的积极性不高,从过程导向来看是由于研训未能落实到常态教学活动中,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