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探索VIP免费

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探索_第1页
1/4
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探索_第2页
2/4
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探索_第3页
3/4
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医学生人文素养教育探究 【摘要】 医学人文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是医学教育进展的必定趋势。近年来浙江大学医学院在积极开展遗体捐献宣传的同时,将这项工作纳入医学人文教育平台,先后在校园里建立了无语良师碑,组织师生进行清明节祭扫活动;介绍遗体捐献工作,讲述捐献者身前感人事迹;在局部解剖学课程中将捐献者身前病案应用于教学中;开展“以感恩无语良师”为主题的多项社会实践活动四方面探讨。上述举措有效地培育了医学生人文精神,提高了医学生整体素养。 【关键词】 遗体捐献;局部解剖学;医学人文教育 当今社会,在医疗活动中出现医患关系紧张,医患矛盾突出,甚至发生医务人员伤残等情况。这种悲剧的发生,一方面是患者及亲属素养的问题,但另一方面的原因是我们医务人员专业技术、职业道德和责任心的问题[1]。因此,在医学教育中深化教育改革,将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有机的结合,大力弘扬人文精神,显得尤为重要[2]。医学教育离不开解剖教学,解剖教学必需要有人体标本。目前我院解剖教学使用的大体标本都来源于无偿捐献。在接受遗体捐献的工作中我们认识到,每一位捐献者都有崇高的思想境界,在他们的背后都有许多感人的故事,是不可多得的医学人文教育素材。假如在做好解剖教学的同时,开展以遗体捐献相关的人文教育,不仅可以使医学生学到解剖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可以提高他们的人文素养,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提高学习的目的性和自觉性,提高教学质量,将来能为完成治病救人这一神圣使命而无私奉献。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 建立无语良师纪念碑,撰写碑文,举办清明节祭扫活动 2024 年,为了缅怀 232 位已经捐献遗体者,弘扬他们的大爱精神,浙江大学医学部经过多方面考虑和精心设计,在校园教学楼之间幽静的树林里建立了“无语良师”纪念碑,并隆重进行了揭碑仪式。浙江大学党委副书记郑强教授、医学部常务副主任罗建红教授参加了当天的仪式,医学院师生身穿白大褂,手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捧菊花肃立在纪念碑前,深深地鞠躬。“无语良师”是医学界对于遗体捐献者的尊称,是医学生的启蒙老师,因此,又被称为”大体老师”。医学院建无语良师纪念碑的目的是对学生进行仁爱教育和奉献精神教育;同时,也是医学文化的一种展示。无语良师碑落成后,每年都将新增遗体捐献者的姓名篆刻于碑上。这里不仅为捐献者家属提供追思亲人场所,同时也成为医学院精神文明和社会道德建设的教育基地[3]。...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探索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