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国家西甜瓜产业技术体系病虫害防控功能讨论室主任科学家——赵廷昌等国家西甜瓜产业技术体系病虫害防控功能讨论室主任科学家——赵廷昌等 赵廷昌,男,讨论员,博士生导师;国家西甜瓜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专家、病虫害防控功能讨论室主任;北京市植物病理学会理事。1987 年获沈阳农业大学学士学位,1990、1996 年分别获该校硕士、博士学位。1987 年至今主要从事植物细菌病害的科研工作。20XX 年赴美国农业部外来病害和杂草讨论所合作讨论 1 年。曾主持国家青年 863 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948 项目、国家烟草局课题、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科委博士基金课题、国家攻关子专题等课题。获国家发明专利 3 项。作为主要完成人获奖 10 项,哈密瓜细菌性果斑病种子带菌分子检测和防治讨论于 20XX 年获中国农业科学院一等奖。哈密瓜细菌果斑病种子带菌分子检测技术及品种资源抗性评价于 20XX 年获兵团科技进步二等奖。参加编写著作近 20 部,发表论文数篇。 在哈密瓜细菌性果斑病的讨论方面进展: 1 病原菌的鉴定、病害分布和初侵染源 发现内蒙古和新疆的哈密瓜上一种新细菌病害——哈密瓜细菌性果斑病,通过生理生化及分子鉴定,确认该病原菌为燕麦食酸菌西瓜亚种似 cidovorax awenae subsp.citrulliWillems et a1.1992.)。该病原菌侵染哈密瓜为首次报道。 2 建立了哈密瓜细菌性果斑病种子带菌的 BIO—JMS-real time PCR 检测方法 配制了 ASCM 选择性培育基:在 SchaadW,Norm 的 EBB 培育基基础上获得了选择性更好的培育基 EBBA;研制出实时 PCR 试剂盒:将选择性培育基富集、免疫磁性分离与实时定量 PCR 等技术融合成为一套种子带菌的快速检测方法(BIO-IMS-real time PCR)。可成功地检测出 1000 粒(商品)种子中的 1 粒带菌种子(检测的最初浓度为 2CFU/mL ASCM 培育液),且信号较强。此检测方法的建立,为哈密瓜生产中检测细菌性果斑病,进而为防治该病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 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 3 药剂处理种子防治哈密瓜细菌性果斑病 种子处理防治效果最好的是盐酸和 PA。可以用 3%盐酸处理哈密瓜种子 15 min 或 1600μg/LPA 处理种子 30min,水洗后,再用 600 倍加瑞农浸种处理 10~12h 后播种,能够防治哈密瓜细菌性果斑病。 国家西甜瓜产业技术体系综合实验室主任科学家——孙小武 孙小武,男,1960 年 8 月生,西北农业大学园艺系蔬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