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三 Window s 网络操作命令的使用 一、实验题目 Windows 网络操作命令的使用 二、实验课时 4 课时。 三、实验目的: 1. 掌握常用的网络命令 2.根据掌握的网络命令解决一些简单的网络问题 四、实验内容和要求 一.Ip co n fig 命令及其参数的使用 1.打开运行并输入 CMD 后进入到命令提示符输入界面。 2.输入 Ip co n fig/?可以查看 ip co n fig 命令帮助,如下图: 3.输入ip co n fig,点击回车,会显示每个已经配置了的接口显示IP 地址、子网掩码(子网掩码不能单独存在,它必须结合 IP 地址一起使用。子网掩码只有一个作用,就是将某个IP地址划分成网络地址和主机地址两部分。)和缺省网关值(当一个IP 子网中的一台主机发送 IP 数据包给同一 IP 子网的另一台主机时,它将直接把 IP 数据包送到网络上,对方就能收到。)。如果安装了虚拟器和无线网卡,也会出现其信息。 4.ip co n fig/all:会显示比 ip co n fig 更加完善的信息,如主机信息,DNS 信息,物理地址信息,DHCP 服务器(主要有两个用途:给内部网络或网络服务供应商自动分配IP 地址,给用户或者内部网络管理员作为对所有计算机作中央管理的手段。)等信息。 5.以上为常用功能,其他功能可以在ip co n fig/?中查看。 二.Pin g 命令及其参数的使用 1. “Ping”命令是在判断网络故障常用的命令,利用的原理是这样的:网络上的机器都有唯一确定的 IP 地址,我们给目标 IP 地址发送一个数据包,对方就要返回一个同样大小的数据包,根据返回的数据包我们可以确定目标主机的存在,可以初步判断目标主机的操作系统等。与 ip co n fig 相同,p in g 命令也可以输入 p in g/?来打开帮助。 2.ping+IP 地址 -t:表示将不间断向目标IP 发送数据包,直到我们强迫其停止(ctrl+c)。 3.ping+IP 地址 -l +大小:定义发送数据包的大小,默认为 32 字节,可以与-t 一起使用。 4.ping+IP 地址 -n+次数:定义向目标IP 发送数据包的次数,默认为三次,也可与-t 一起使用。 5.ping+本机IP、网关、路由器、主页服务器等:向这些目标发送数据包,检测连通性。 6.其他用法可在 ping/?中查看。 三.Tracert 命令及其参数的使用 1.Tracert(跟踪路由)是路由跟踪实用程序,用于确定 IP 数据包访问目标所采取的路径。命令功能同 Ping 类似,但它所获得的信息要比 Ping 命令详细得多,它把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