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双减”典型案例五篇】学校落实“双减”提质减负促进全面发展经验总结 目录 一. 多措并举减负提质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学校 二. 精准施策规范管理全力推动“双减”工作落地落实 三. 强化管理促提升推进“双减”稳落地 四. 把握“双减”契机促进全面发展 五. 以三个“六”落实“双减”工作,办有温度的教育 第一篇 多措并举 减负提质 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学校 2021 年 7 月《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以下简称“双减”)发布。一时间,“减负”成了全国热议的话题,教育又一次被推到了舆论的风口浪尖。自然,如何在新形势下贯彻落实“双减”政策,如何在“减负”的前提下实现“提质”目标也就成了教育工作者当下应该研究和探索的课题。 “减负”问题是基于我国基础教育大背景提出来的特殊问题,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因此,“减负”必 须 从 解 放 思 想 、 转 变 观 念 做起 ,多措并举,多点 发力,才 能 切 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推动立 德 树人根本任务落到实处。 一、全方位用力,大力营造减负良好氛围 “减负”工作一直困难重重,而要破解这个难题,就需要家校共同努力。 1、强化家庭减负引导。“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是现在所有家长的共识。在这种心理的驱使下,大部分家长会选择自主购买教辅资料,为孩子节假日及假期报各种文化培训班等,大大加重了学生的课业负担,也给“减负”工作带来了重重阻力。因此,利用家长会、家访、家长开放日等多种家校联育形式,引导和教育家长树立正确的成才观念,帮助家长调适心理,科学认识孩子的特长和发展方向就显得尤为重要。 2、落实学校减负主责。学校是“减负”工作的主阵地,是减负的具体执行者。所以,更要审视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要按照国家对学生作业、学习时间等的要求办事,让教学行为符合国家的法律法规。要主动作为,勇于担当,制定科学合理措施,推进“减负”工作顺利开展。 3、加快教师理念转变。实际生活中,考核教师“唯分数论”的考评制度及评职晋级的指挥棒,让教育学生努力学习、提高学业成绩成为了教师的唯一职责,迫使教师不得不让学生“苦学”,这也是造成学生作业负担过重的重要原因。“减负”工作要求,教师一定要转变理念,明白努力学习不等于一定要让学生“负担过重”,不是要让学生“苦不堪言”,“提质”不一定要“加负”,它只是对我们教师的教学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