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页 共1 4 页 2014 年甘肃省选拔普通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工作(服务)考试 公共基础知识真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80 小题,每小题1 分,共80 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相应位置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不得分) 1.恩格斯认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基本问题是 A.关于人的本质问题 B.人与 周围世界的基本联系问题 C.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D.哲学和人类生存活动联系问题 2.人民群众既是历史的“剧中人”,又是历史的“剧作者”,这是 A.唯心主义观点 B.历史循环论的观点 C.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 D.折衷主义的观点 3.庄周曰:“方生方死,方死方生;方可方不可,方不可方可”。这是 A.形而上学观点 B.折衷主义观点 C.绝对主义观点 D.相对主义诡辩论观点 4.区别量变和质变的根本标志是 A.事物变化持续时间的长短 B.事物变化是否超出度的范围 C.事物变化是否顺利和显著 D.事物的质变是否引起了新的量变 5.中国古代哲学家公孙龙“白马非马”之说的错误在于割裂了 A.矛盾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关系 B.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 C.内因和外因的关系 D.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 6.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 A.决定了社会发展趋势 B.决定着社会变革力度 C.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 D.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最终源泉 7.真理和谬误之间的关系是 A.没有相互转化的可能性 B.在任何情况下都是绝对独立的 C.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D.两者没有原则区别 8.“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说明了 A.人的能动作用是受客观条件的制约的 第 2 页 共 1 4 页 B.人不能创造和消灭规律 C.必须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D.物质是不依人的意识为转移的客观存在 9.划分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根据在于是否承认 A.社会意识的能动作用 B.阶级斗争 C.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D.社会历史的规律性 10. 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变化的 A.源泉和动力 B.状态和形式 C.方向和道路 D.可能和现实 11. 在生产关系中起决定作用的是 A.生产资料所有制 B.管理者和生产者的不同地位 C.在生产中人与人的关系 D.产品的分配和交换 12. 关于纸币的发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数量越少越有利于币值稳定 B.以金属货币流通规律为基础 C.与金属货币流通规律无关 D.能起到货币流通蓄水池的作用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