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控号潍坊硕邑化学有限公司文件氯化岗位作业指导书版号: A 版第 1 次修订编制:孟敬尧审核:杨珂批准:栾京民发布 2015-1-1 实施 2015-1-1 前言本标准是我公司技术人员根据生产工艺要求,进行试运行, 本标准自实施之日起实施。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孟敬尧公司审核人员:设备电气经理 : 部门经理:总工程师:经理:批准:本操作规程属于公司内部文件,没有允许不得擅自勾划更改。如有丢失,损坏,按照公司规定处罚! 2万吨 / 年 CM装置氯化岗位操作规程1 适用范围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2 万吨 / 年 CM装置氯化岗位的操作过程。加热 加压助剂2 生产目的本岗位的生产目的是将高密度聚乙烯(HDPE)于给定温度、 压力下在反应釜中通入液氯进行氯化反应,生成氯化聚乙烯(CM)。2.1 工艺流程介绍2.1.2 工艺流程叙述清釜试漏完毕后, 启动浓盐酸泵向反应釜内加入定量浓盐酸,开启稀盐酸泵加入定量稀盐酸(当加稀盐酸系统发生故障时,可按生产部指令加工艺水),再加入已投入HDPE料仓的 HDPE原料,启动反应釜搅拌系统,搅拌均匀后取样化验,盐酸浓度应为(20 ±1)%,Fe2+含量应与上一釜反应后结果相差小于0.5mg/kg 后,按生产指令从助剂加料斗加入各种助剂,使之形成均一稳定的悬浮料浆。启动加热/ 冷却系统,通入液氯开始氯化反应,在一定时间内达到给定压力和给定温度并保持通氯结束。此时釜内压力迅速下降,工艺控制从自动切换至手动,加热/ 冷却系统切换到适当程度冷却。当釜温降至80℃以下后,用工艺风置换四遍, 置换出的含酸及Cl 2 废气经处理后排空。取反应后试样用以分析含Fe2+量、 盐酸浓度。当釜温降至55℃以下, CM悬浮料浆直接通过压缩风压到到中间槽后,然后到过滤离心装置。2.2 生产基本原理生产基本原理为聚乙烯分子中的氢原子在酸性环境中被氯原子取代,生成氯化聚乙烯和HCl。其反应过程如下:(CH2CH2)k +xCl 2CH2CHCl)m(CH2CH2)n(CHClCHCl)p + xHCl 式中(CH2CHCl)m(CH2CH2)n(CHClCHCl)p为 氯化聚乙烯链段特征表达式,其中 m、n、p 分别为 CH2CHCl、CH2CH2、CHClCHCl的单元数。3 开停车操作3.1 开车前准备(开车是指新装置开车、大修后开车或更换反应釜后开车)3.1.1 反应釜及其附属设备应符合下列要求:a)釜体、搅拌轴、折流板、各连接阀门完好,无脱瓷;b)机械密封无渗漏,机油箱油位在警戒线以上;c)反应釜搅拌电机手动盘车无卡阻,皮带松紧适度,减速箱油位在油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