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水上光伏的优缺点1、优点1)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可利用湖泊、采矿塌陷区水域、废弃深矿坑等,提高了土地的综合利用率;2)提高发电量: 水面对光伏组件起到降温、镜面反射等的作用,发电量明显高于地面电站。3)环境保护:将太阳能电池板覆盖在水面上,可减少水面蒸发量,抑制水中藻类繁殖,有利于水资源的保护。4)灰尘少,便于清洗,避免杂草阴影遮挡。2、缺点1)建设、运维难度相对较大;2)设备防腐防水要求高,抗PID要求高;3)项目综合开发成本高。4)申报规模的方式、用地政策存在不确定性。二、水上光伏的形式1、打桩式(水深≤3m)2、漂浮式(水深>3m)1)浮管图片来源于:河北能源工程设计有限公司的材料2)独立浮筒、 3)标准浮筒4)浮箱 +钢走道板图片来源于:河北能源工程设计有限公司的材料三、不同形式的对比(实际案例数据)羲和太阳能电力有限公司完成的安徽芜湖项目中,采用了多种对比方案。1、项目基本情况项目地处人工湖,水域面积约330 亩,水深约5m,水位高差0.5m。组件倾角 23° ,装机容量8.5MW ,2015 年 12 月并网。采用标准浮筒、定制浮筒、定制浮箱、浮管多种浮体形式。就地升压变岸边放置,高压走线水下电缆和桥架结合。2、优缺点对比表 1:不同形式的优缺点对比3、造价对比表 2:不同形式的造价对比*桩基础造价与桩高相关,水深每增加1m,成本增加约0.15 元 /W4、发展趋势现有水面光伏规模较小,浅水区(约3m 以内)以“固定打桩+固定支架式”为主,少量“固定打桩 +跟踪支架式” ;深水区漂浮式(约3-10 米)目前尚处于示范阶段,技术成熟度有待提高,是未来水面光伏的重要发展方向未来发展趋势将是突破深水区限制,漂浮式应用增多。四、发电量提高案例案例 1:河北省临西县灵溪湖水上光伏电站中国第一座规模漂浮光伏电站是由易事特投资、河北能源工程设计有限公司设计的河北临西县一期 30MW 地面光伏电站中的8MW 水面漂浮光伏系统,2015 年 7 月完成并网。在运行一段时间后, 对电站的漂浮部分和地面部分进行了系统效率对比,在安装倾角、 直流损耗等都基本一致的情况下,水面部分的660kW 所对应的 A 逆变器与地面部分685kW 对应的 B 逆变器在 2015 年 12 月的 29 天运行期内分别统计的发电量为4.752 万 kWh 和 4.6617 万 kWh,前者比后者增加了5.8%的发电量。案例 2:日本小野市净谷町新池40kW 水面电站兵库县北播磨县民居在2014 年 4 月~2015 年 3 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