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水体富营养化的原因、危害及其防治措施VIP免费

水体富营养化的原因、危害及其防治措施_第1页
1/5
水体富营养化的原因、危害及其防治措施_第2页
2/5
水体富营养化的原因、危害及其防治措施_第3页
3/5
水体富营养化的原因、危害及其防治措施摘要 :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氮磷等营养物质大量排入水体并在其中不断积累,引起部分藻类和水生生物过度繁殖,造成水体的富营养化。本文对水体富营养化的形成原因、危害作了简要概述,着重从控制外源输入、降低内源负荷、去除营养物等三个方面,对现有的水体富营养化防治。从工程、化学和生物三个角度提出来了一些治理富营养化水体的措施,并进行了概括和比较。关键词 :富营养化危害防治1. 水体富营养化的定义由于人类的活动,使得水体中营养物质富集,引起藻类以及其它水生生物过量繁殖,水呈绿色或混浊呈褐色,水体透明度下降,溶解氧降低,造成水质恶化,严重时发生“水华”,使整个水体生态平衡发生改变而造成危害的一种污染现象。池塘、水库、湖泊等多发。一般认为水体含氮量大于0.2mg/L、含磷量大于 0.02mg/L 时属于富营养化水体。美国环境保护局 (EPA)提出:水体总磷大于20~259g/L,叶绿素 a 大于 10g/L ,透明度小于2.0m,深水的饱合溶解氧量小于10%的湖泊可判断为富营养化水体。2. 我国水体富营养化现状据国家环保总局有关部门公布的资料,我国的河流、 河段已有近四分之一因污染不能满足灌溉用水的应用要求(这是我国最低一类的水质要求);全国湖泊约有 75%的水域受到显著富营养化污染,主要淡水湖泊如滇池、巢湖、太湖等富营养化非常严重,有些水域已经丧失水体功能;我国近海海域受到严重陆源污染,赤潮的爆发频率不断增加;城市水体污染也很严重,我国 10%的城市地下水水质日趋恶化,在118 座接受调查的大城市中,97%的城市浅层地下水受到污染,其中40%的城市受到严重污染。近年来由于污染造成的环境恶化逐步加重,水体藻类污染的程度也逐年加深。赤潮或水华在全球范围内频繁出现是藻类污染程度加深的直接反映。我国在 1933 年到 1979 年的 46 年中仅发生过 12 次赤潮, 而 1990 年到 1994 年的 5 年中就发生了 139 次赤潮, 藻类污染灾害日趋严重,主要湖泊富营养化问题突出。3. 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原因3.1 自然因素数千年前或者更远年代,自然界的许多湖泊处于贫营养状态。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环境的变化,湖泊一方面从天然降水中吸收氮、磷等营养物质;另一方面因地表土壤的侵蚀和淋溶,使大量的营养元素进入湖内,湖泊水体的肥力增加,大量的浮游植物和其他水生植物生长繁殖,为草食性的甲壳纲动物、昆虫和鱼类提供了丰富的食料。当这些动植物死亡...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水体富营养化的原因、危害及其防治措施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