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文与地貌》自编习题集及答案一、名词解释1、水文 ——自然地理环境中,水的各种现象的发生、发展及其相互关系和规律性。2、水分循环 ——地表水、地下水和生物有机体内的水,不断蒸发和蒸腾,化为水汽,上升至空中,冷却凝结成水滴或冰晶,在一定的条件下,以降水的形式落到地球表面。降落于地表的水又重新产生蒸发、凝结、降水和径流等变化。水的这种不断地蒸发、输送、凝结、降落的往复运动过程。3、河流 ——陆地表面经常或间歇有水流动的泄水凹槽。4、河流流速 ——是指河流中水质点在单位时间内移动的距离。5、流量 ——是指单位时间内通过某过水断面的水的体积。6、河网密度 ——是指流域内干支流的总长度和流域面积之比,即单位面积内河道的长度。7、 地下水 ——就是埋藏在地面以下,土壤、岩石空隙中的各种状态的水。地下水包括气体状态、固体状态、液体状态等形态。而液体状态的地下水又可分为润湿状态、薄膜状态、毛细管状态和自由重力状态等。各种状态的地下水是彼此互相联系的,并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8、地下水的蓄水构造——地下水的蓄水构造,是指由透水岩层与隔水层相互结合而构成的能够富集和贮存地下水的地质构造体。9、矿化度 ——一升水中所含各种离子、分子及化合物(不包括游离状态的气体)的总量,就叫总矿化度,简称矿化度。以g/L 表示。10、胶结作用 ——地下水中的矿物质在颗粒之间的空隙内沉淀下来,把松散堆积物胶结成致密的坚4 固岩石,这种作用称为胶结作用。11、潮汐 ——潮汐是海水位周期性涨落的现象潮汐是地球自转及日月引力所致。一般一个太阴日有两次涨落,白天的称潮,晚上的称汐,合称潮汐。12、引潮力 ——天体的引力与地球绕地月公共质心旋转时所产生的惯性离心力组成的合力13、密度流 ——密度流是由于海水密度差异而引起的海流14、赤道潮 ——潮汐高度从赤道向两极递减,并以赤道为对称,故称为赤道潮(或分点潮)。15、潮流 ——是指海水在天体引潮力作用下所形成的周期性水平流动。随着涨潮而产生的潮流,称为涨潮流;随着落潮而产生的潮流,称为落潮流。6、洋流:是海水沿着一定方向的大规模流动,也称海流。16、海水盐度 ——是 1000g 海水中所含溶解的盐类物质的总量,叫盐度(绝对盐度)。单位为‰或10-3。17. 海水密度 ——是指单位体积内所含海水的质量,其单位是 g/cm3,但习惯上使用的密度是指海水的比重,即是指一个大气压下,海水的密度与水温在3.98℃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