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词解释:1、服给药:药物经服后被胃肠道吸收入血液循环,从而达到局部治疗和全身治疗的目的的一种给药方法。2、注射给药法(administering injection)将无菌药液或生物制剂注入体内的方法3、皮内注射法(intradermic injection, ID),将少量药液或生物制品注射于皮内组织的方法4、皮下注射法(hypodermic injection ,HD),将少量药液或生物制剂注入皮下组织的方法5、肌内注射法(intramuscular injection ,IM),将一定量药液注入肌肉组织的方法6、静脉注射法(intravenous injection ,IV and blood sampling), 自静脉注入药液的方法7、雾化吸入法(Inhalation),应用雾化装置将药液分散成细小的雾滴以气雾状喷出,使其悬浮在气体中经鼻或由呼吸道吸入的治疗方法8、超声波雾化吸入法:应用超声波声能将药液变成细微的气雾,再由呼吸道吸入的方法。9、氧气雾化吸入法:借助高速氧气气流,使药液形成雾状,随吸气进入呼吸道的方法。10、静脉输液(intravenous infusion)是将大量无菌溶液或药物直接滴入静脉的治疗方法。11、输液微粒:指输入液体中的非代谢性颗粒杂质,一般为 1-15 微米,较大达50-3 微米。12、输液微粒污染:指在输液过程中,将输液微粒带入人体,对人体造成严重危害的过程。13、静脉输血(blood transfusion)是将全血或成分血如血浆、红细胞、白细胞或血小板等通过静脉输入体内的方法。14、直接交叉配血试验:用受血者血清和供血者红细胞进行配合试验,检查受血者血清中有无破坏供血者红细胞的抗体。检验结果要求绝对不可以有凝集或溶血现象。15、间接交叉配血试验:用供血者血清和受血者红细胞进行配合试验,检查供血者血清中有无破坏受血者红细胞的抗体。16、自体输血:术前采集患者体内血液或手术中收集自体失血,经过洗涤、加工,在术后或需要时再输回给患者本人的方法,即回输自体血。17、成分输血:输入血液的某种成分。18、血型:指红细胞膜上特异性抗原的类型。19、标本采集(specimens collection)是指采集患者少许的血液、排泄物、分泌物、呕吐物、体液和脱落细胞等样本,通过物理、化学或生物学的实验室技术和方法进行检验,作为推断患者有无异常存在的依据20、痛苦(pain):是一种令人不快的感觉和情绪上的感受,伴随着现有或潜在的组织损伤。21 心理疗法:安慰剂治疗、催眠疗法、认知疗法、群组心理治疗、行为疗法、松弛疗法与生物反馈疗法、暗示疗法、认知一行为疗法等22.病情观察:医务人员在工作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