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文学原理》复习题A(高起本)一、填空题1、发生水文循环的内因是,外因是和。2、土壤蒸发过程可分为、和三个阶段。3、径流的形成过程要经过和两个阶段。4、汇流过程包括和。5、在非饱和土壤中,土壤水分势主要由及组成;在饱和土壤中,土壤水分势主要是由和组成。6、非饱和土壤水的基本方程是根据原理和定律推导的。7、线性汇流系统的两个基本性质是及。8、根据圣维南方程组中动力方程各项数量级的不同,洪水波可分、、、对流动力波及动力波五种类型。9、汇流曲线有、及三种基本类型。10、超渗地面径流产生的物理条件是。二、名词解释1、蒸发能力2、径流系数3、叠加性4、基本单位线5、瞬时单位线6、汇流系数三、简答题1、水文循环的作用是什么?2、蓄满产流的特征是什么?3、在下渗过程中分为哪几个阶段?根据下渗曲线并结合土壤水分受力说明之。四、选择题1、水文现象的发生()。A、完全是偶然的; B、完全是必然的; C、完全是随机的; D、即有必然性也有偶然性2、自然界中,海陆间的水文循环称为()。 A 、内陆水循环; B、小循环; C、大循环; D、海洋水循环3、土壤稳定下渗阶段,降水补给地下径流的水分主要是()。 A 、毛管水; B、重力水; C、薄膜水; D、吸着水4、下渗率总是()。 A 、等于下渗能力; B、大于下渗能力; C、小于下渗能力; D、小于等于下渗能力;5、田间持水量可以转化成()。 A 、地下径流; B、地面径流; C、地面下径流; D、蒸散发水量;6、流域退耕还湖后,将使流域蒸发()。 A 、增大; B、减少; C、不变; D、不确定;五、计算题1、按下表所给资料,推求6 月 29 日至 7 月 2 日的前期影响雨量并写出简要的步骤。时间 T ( 月日) 雨 量 P (mm) 蒸发能力Em(mm/d) Pa (mm) 备注6 28 105.0 80 流域蓄水容量Im=100mm 29 3030 7 1 106.0 2 52、某闭合流域面积F =121000km2,多年平均年降水量P =767mm,多年平均流量 Q =822m3/s ,试计算多年平均径流总量W 、多年平均径流深 R 、多年平均径流系数、多年平均径流模数M 及多年平均蒸发量E (要注明单位)。3、某流域的一场降雨过程如下表所示。初损量I 0=35 mm,后期平均下渗率f =2.0 mm/s,试用初损后损列表法计算地面净雨过程(保留1 位小数)。时段(△ t=6h)1 2 3 4 合计降雨量 P(mm)15 60 32 10 117 初损量 I0(mm)净雨历时 tc(h)后损量 (mm) 地面净雨 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