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基础教育”课堂教学设计评价表 项 目 指 标 评分等级 A(90~98) B(76~89) C(65~75) 一. 教 学 目 标 1. 教学 目标 与 课程 目标 关系 (1 )教学目标表达全面、清晰、可测评。 (2 )体现本学科各年级段要求的具体思考。 (3 )有本学科总体要求下策划目标的意识。 (1 )教学目标表达全面、清晰、可测评。 (2 )体现本学科各年级段要求的具体思考。 (1)目标具体,基本清晰,具有阶段差异的意识。 2. 学 生 状 态 解 读 (1)对学生状态总体有了解,有不同层次的差异分析。 (2)对学生已有经验和困难分析准确,所提目标有针对性。 (3)对学生的潜在分析估计准确,所提目标有发展性。 (1)对学生状态总体有了解,有不同层次的差异分析。 (2)对学生已有经验和困难分析准确,所提目标有针对性。 (1)所提目标有针对性。 3. 教材 文本 解读 (1)能把握教材的结构,确定重点和难点。 (2)能够将文本与社会生活、与学生的经验联系起来。 (3)对教材的育人价值有清晰把握 。 (1)能把握教材的结构,确定重点和难点。 (2)能够将文本与社会生活、与学生的经验联系起来。 (1)能把握教材的结构,确定重点和难点。 二. 教 学 4. 整 体 结 构 (1)体现在单元整体背景下的具体策划。 (2)教学内容组织体现“长程两段”的教学要求。 (3)内容结构具有逻辑合理性。 (1)体现在单元整体背景下的具体策划。 (2)教学内容组织体现“长程两段”的教学要求。 (1)体现在单元整体背景下的具体策划。 内 容 5. 综 合 体 现 育 人 价 值 (1)对本学科教学育人价值的特殊性有总体的宏观认识。 (2)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能够有意义地沟通书本与现实生活、与学生经验的联系,对学生有教育效应。 (3)内容设计能调动学生积极参与,能提高学生学习的内在兴趣和积极性,渗透有关培养学生学习意识、习惯和能力的内容。 (4)能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与提高思维品质,激发创造性。引起后续思考和主动活动。 (1)对本学科教学育人价值的特殊性有总体的宏观认识。 (2)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能够有意义地沟通书本与现实生活、与学生经验的联系,对学生有教育效应。 (3)内容设计能调动学生积极参与,能提高学生学习的内在兴趣和积极性,渗透有关培养学生学习意识、习惯和能力的内容。 (1)对本学科教学育人价值的特殊性有总体的宏观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