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实话,我觉得我们其他环节都还做的不错,就是攻辩的时候,提问还是不够力度,有的时候举的例子也不是特别适当,技巧上欠缺比较严重,浪费了不少时间。以下是我们这方第二场的一些记录,如果有朋友碰到同样的题目,希望有所帮助。 自我介绍:一辩:既然选择远方,就只顾风雨兼程 二辩:生活的理想是为了理想的生活 三辩: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真理就在我方处(三辩名‘重理’) 四辩: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开篇立论: 谢谢主席,也谢谢对方辩友精彩的立论。首先请允许我对今天的辩题作如下分析:求专是在有一定知识基础的平台上,在某一个专业领域掌握较多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而求博是对各个领域都有所涉猎,寻求知识面的广博性。个人要发展首先要适应社会的需求,迎接社会的竞争。我方所持有的观点,即是在说,对某领域知识精深的理解比广博的知识面更加适应社会竞争。需要提醒的是,在这里我们不是比较“多”与“一”,而是比较“博”与“专”。求专并不是局限在某一方面,而是在已有的知识大体系中,以求专精神为指导,更深入地掌握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我方认为当代社会,求专比求博更有利于个人发展,理由如下: 首先,从当代社会方面来说。当代社会具有以下几点特征:第一,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化。我们知道社会三大分工无一不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从而推动了社会的发展,而这样的社会发展趋势在如今也得到了体现。知识结构日益细化和复杂,使得社会对专才的要求日益增长。第二,社会竞争日趋激烈。近年来,越来越大的竞争压力使得企业在人才的选择方面要求越来越高。专科就业率超过本科就业率,正是因为高职院校更注重对学生某一专业技能的培养。而高级技工越来越炙手可热,更是说明了求专比求博更能适应社会的竞争。第三.当代社会是一个知识信息大爆炸的社会,专业知识的不断丰富和深化,对个人的能力和精力要求都相当的高。从科学方面来看,无论是认知心理学派还是行为主义科学,都认为个体的生理和心理机制是有差异的,包括感知,记忆,能力等方面,这就决定了在求知的路上,我们必须针对自己的优势特点而进行,才更容易在某个领域中取得更大的成就,更有利于个人的发展。 其次,从求知的态度和发展方向的层面上来说。求专比求博具有更深入专一的求知态度,它是怀着一心一意的心情,发扬专的精神,在某一个领域内竭尽所能地做贡献。求专的方向所培养出的人才具有更能适应社会竞争的专业素质和专业技能。正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