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 从全球变暖谈起》教案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温度的概念,能说出生活环境中常见的温度值。 2、知道温度计的使用方法,会用温度计测量温度。 (二)过程与方法 观察温度计的构造。练习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尝试对温室效应和热岛效应等社会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增强环保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 温度计的使用。 难点 : 温度计的使用。 三、教学方法 实验探究法、讲授法、讨论法、启发式教学法、阅读法。 四、教学过程 (一)新课引入 温度是物理学的一个重要物理量,它跟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那么,什么是温度?怎么才能准确测量物体的温度呢? (二)新课教学 1、温度和温度计 关于“温度是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学生对这种说法并不陌生,这与学生头脑中的前概念也基本相吻合,因此,教师可直接给出,不必作进一步解释。 具体教学中还可这样灵活处理:以问题的形式让学生交流对温度的想法,即启发学生回答“生活中你是怎样表述物体温度的高低的”,再从“冷、凉、温、热、烫”等描述中引导学生总结出:温度是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 活动1 凭感觉能判断“冷”和“热”吗 “活动1”的目的是:通过具体实验使学生认识到——仅凭感觉判断冷热是不可靠的,应使用温度计来准确测量温度,应鼓励所有的学生都参与到其中去。 在该活动中,为使实验效果更为明显,两手分别插入热水和冷水中的时间应稍长一些,还应加大水的温度差,但同时要考虑安全性,防止烫伤学生,所以热水的温度应控制在 70℃左右,温水温度在 40℃左右,冷水的温度保持在室温即可,也可加冰块使温度更低。通过感性体验,让学生分别说出左、右手的感觉,讨论哪个手的感觉是正确的?为什么?直到学生自己发现:单凭感觉判断物体的冷热程度是不可靠的,必须使用准确的测量仪器来测量。 在这个活动的基础上,可以直接引出温度计的教学。 为了让学生领会液体温度计的原理,建议在教师的示范下,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动手自制一只温度计模型(如图 4-1.1所示)。 制作材料:带有橡皮盖的小药瓶、两种不同粗细的的饮料吸管、大铁钉、红墨水。 制作方法:小药瓶的橡皮盖上用大铁钉扎一个小孔,将饮料吸管穿过小孔,由于橡皮本身的弹性,扎孔处会和吸管接合紧密。将小药瓶内灌满红墨水,再把盖子紧盖在小药瓶上,会有部分红墨水上升到吸管中,形成液柱。 使用方法:让学生将自制的温度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