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丁香结》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会写“缀、幽、雅”等 11 个生字,正确读写“宅院、幽雅、伏案”等 19 个词语。 2.朗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了解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写丁香的。 3.揣摩文中描写丁香的词句,体会这样写的表达效果。 4.联系自身的生活经验理解、感悟丁香结的象征意义和作者赋予丁香结的情感。品味、积累文章中优美而富有哲理的语言。 重难点 1.训练朗读,品味文中优美而富有哲理的语言。 2.深入理解课文内容,领会作者由事物引发联想,抒发自己独特感受的写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2 课时。 第 1 课时 课时目标 1.会写本课的 11 个生字,正确读写“宅院、幽雅、伏案”等词语。 2.准确、流畅地朗读课文,感受丁香的特点。 3.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品味、积累文章中优美而富有哲理的语言。 2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让学生举出在文学作品中具有象征意义的花草树木的例子。 课件出示: 通过展示图片,让学生对丁香花的形象有所了解。 【设计意图】 让学生通过列举学过的文学作品中具有象征意义的花草树木(如落花生、白杨等),为本课的学习预埋伏笔;通过看丁香花,为理解“丁香结”的内涵做铺垫。看似无心,实则有意。 2.检查学生生字词预习情况。 课件出示: 缀幽雅案拙薄糊蕾襟恍怨 (指名学生读,纠错正音。) 课件出示: 宅院幽雅伏案浑浊笨拙眼帘单薄照耀文思梦想 迷蒙花蕾衣襟恍然愁怨顺心平淡 (学生进行多种形式认读,教师相机正音。) 二、初探“丁香”,整体感知 1.先从题目入手,关注“丁香结”。 提示:这个词对学生来说有些陌生,不易读懂。(1)学生初读课文时,一方面读准字音,读不通顺的句子多读几次;(2)提取含有“丁香结”的相关句子,看看文中哪些地方提到了“丁香结”,3 把相关句子用横线画出来。(3)关注“丁香结”出现的位置——多集中在文中后三段,由此引出对文章结构内容的关注。 2.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 提出问题:作者在写“丁香结”之前,用较多的篇幅写了什么? 引导学生划分课文结构层次。课文的第 1~3 自然段写的是丁香花,第 4~6 自然段写的是丁香结。前 3 个自然段“赏花”,后 3个自然段“悟花”。 【设计意图】 从题目入手,巧妙地用问题导向,让学生在了解课文主要内容的基础上,理清文章思路。言简意赅,单刀直入。学生通过找写“丁香结”的句子,由句子到段落,水到渠成地理清课文脉络。 三、研读课文(第 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