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与大数据 小学版》 课程实施建议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北京合众美华教育 - 1 - 一、课程目标 A. 知识目标 (a) 通过大量实例了解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的概念。 (b) 知道人的大脑怎样产生思维,知道人工智能是计算机对人的智力现象的模仿。 (c) 知道大数据是怎样收集、找到并使用有用的信息。 (d) 能模仿读本中的步骤,用图形化编程方法完成简单而有趣的编程任务。 (e) 知道贵阳市的人工智能和大数据项目,知道贵阳的未来与科技的密切关系。 B. 能力目标 (f) 能运用(a)~(c)识别日常生活及影视作品中的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并能够 向家人、朋友讲述。 (g) 通过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的实际案例,认识科学的思维方式— — 观察、分析、假设、实证。 (h) 通过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的实际案例,认识工程技术的思维方法— — 系统化思维、审辩、跨学科运用知识,以及由确定目标到改进提高的循环往复过程。 (i) 能理解编程是实现人与机器交流的方法。 (j) 能通过(e)举一反三地指出贵阳市其他人工智能和大数据项目。 C. 情感态度价值观 (k) 通过实现(a)~(c)和(f)消除对“高科技”的恐惧感,能产生对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的持续兴趣。 (l) 通过实现(g)、(h)初步建立科学的态度和思维方式。 (m)通过实现(e)、(g)~(j)认识到学习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真实世界的真实问题。 (n) 通过实现全部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认识到贵阳市的科技战略和自己的密切关系,产生作为一个贵阳人的自豪感。 (o) 通过实现全部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产生为自己以及家乡努力学习的强烈意 愿。 - 2 - 二、教学建议 序号 章 名 课时数 目标/重点 难 点 1 第1 章 未来之门 1 理解人类社会的进步是科技进步所推动的; 用身边熟悉的事例建立对人工智能和大数据两个概念的感性认识 理解第一幅六格漫画中的人物关系和“现实—未来”的场景变化 2 第2 章 给大数据画个“像” 3 理解大数据的五大特点; 有能力在现实生活中见到数据应用实例时,能从大数据的五大特点进行观察和简单判断 意识到不是所有的数据都可以叫“大数据”; 意识到大数据的“真实性”特征不是指大数据都是真实可信的,而是“有真有假”,需要谨慎判断; 理解什么叫“低价值密度”。密度的概念对四年级学生只是物质特征的量,但此处为数据的价值和数据总量的比值。教师不必拘泥于学生对此数学概念的深刻理解,只要求使学生意识到: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