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教学目标: 1、了解作家作品;领悟课文写景的精妙,提高描写的能力;理解并学习课文按空间顺序记叙事件;把握文章的主旨。 2、通过合作与交流,探讨写景的妙处;反复朗读课文,理清层次;结合自身实际,用心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多角度深思课文的主题。 3、描写景物的方法:首先要抓住景物的特征,即找出所要描绘的景物独特而又细微的地方,并用准确的语言把它传神地描述出来。 景物描写的作用:对景物进行生动细致地描写,实际上多是为了寄托与抒发作者的感情。 4、记叙的顺序:学习一篇记叙文,要把握记叙的顺序,记叙的顺序分为:顺叙、倒叙和插叙。顺叙,按照事情发生、发展和结局的时间顺序来写,可使文章脉络清楚,条理分明,有头有尾。倒叙是把后发生的事情写在前面,把先发生的事情写在后面。这样的顺序可以加强表现力,突出记叙的重点。插叙是在记叙过程中,插入另一些有关情节,然后再接叙原来的事情,对主要情节起到补充衬托的作用。 5、对比:是将两个事物放在一起作比较,从而突出优劣正误。 6、认识鲁迅从小热爱自然、热爱生活,启发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走好人生的每一步。 教学重点: 1、领悟本文的写景的笔法,了解写景的基本原则和常用手法; 2、通过复述课文,学习本文选材、组材的技巧。 教学难点: 描写三味书屋的部分难在两点: 1 .对这部分内容的理解困难; 2 .有些难解的词语。 课时安排: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了解作家作品;积累生字生词;整体感知课文。 教与学互动步骤: 一、导入新课: 播放歌曲《童年》,在播放歌曲时,老师在一旁解说:童年是一首古老的歌谣,每个人都有难忘的童年,童年的小伙伴、童年的小秘密、童年的故事是我们记忆中的珍宝。我们伟大的文学家鲁迅先生在1 9 2 6 年 9 月 1 8 日,,回忆起自己童年时期的往事,写下了一篇优美散文,字里行间蕴含着作者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今天就让我们伴随这首优美的乐章走进鲁迅先生的童年!看一看鲁迅先生的童年和我们的童年有哪些不同? 【板题】: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鲁迅 二、了解作者及作品: 鲁迅(1 8 8 1 ~1 9 3 6 ),原名周树人,字豫才,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作品有小说集《彷徨》、《呐喊》,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历史小说集《故事新编》,杂文集《热风》、《华盖集》、《华盖集续编》、《而已集》、《三闲集》、《二心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