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像山那样思考》教案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1.通过整体感知文章,理清文章脉络,培养学生深入了解文章内涵的能力。 2.通过体味作者的生态伦理思考,提升学生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培养学生平等地看待自然万物,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 3.通过学习作者选取个性化的角度表现哲理的写法,体味此篇文章诗意的语言。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理解文章中狼嗥的含义,分析领会其中饱含的生命内涵和生态意义。 (2)体味作者的生态伦理思考,深刻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 (3)学习本文选取个性化的角度表现哲理的写法。 三、教学方法及设计 安排两个课时,在教学方法上,主要采用讲授法,演示法,讨论法等,借鉴哲理类寓言故事的教学方法,遵循启发式教学理念,结合多媒体教学手段,按照感性认识——情感体验——感悟主题的教学思路,完成教学任务。 四、教学过程与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今年美国好莱坞有一部3D 数字电影在我国各大影院争相热映——《阿凡达》。 影片展示了未来世界,由于地球资源日益枯竭,人类为了掠夺新的资源,启动阿凡达计划,攻击潘多拉星球的故事。《阿凡达》虽然只是一部科幻电影,但却给观众引出了人•自然•科学的话题。 长久以来,人类一直将自己看作是地球的霸主,大自然的主人。由于不断地向大自然索取,无节制地开采,滥捕滥杀滥伐,使濒危物种的数量急剧上升,使我们的地球变得满目疮痍,这一切都严重地破坏了生态的平衡。面对日益恶化的生存环境,越来越严重的能源危机,人类不得不重新审视自己的行为。那么,究竟人类应该站在什么角度去思考,应该如何去思考,我们来听听奥尔多•利奥波德半个世纪前给出我们的答案——像山那样思考。(板书) (二)、作者及作品介绍 1.走近作者 2.利奥波德•《沙乡年鉴》 3.利奥波德的影响 (三)、课文分析 第一部分:倾听狼嗥,感受生命的力量 (第1、2自然段) 1. “一声深沉的、骄傲的嗥叫,从一个山崖荡漾到另一个山崖,回响在山谷中,渐渐地消失在漆黑的夜色里。这是一种不驯服的、对抗性的悲鸣,是对世界上一切苦难的蔑视情感的迸发。” 明确:作品开篇就是对狼嗥的特写,正像婴儿的第一声啼哭一样,这声嗥叫首先 2 带给我们震撼的是――生命的力量!如同其他生物一样,狼也是大自然的一个生灵,我们应该尊重它,应该平等地对待它。 2.除了生命的意义,这声狼嗥之中还有着更深层的内容,那就是对被蔑视的悲鸣。 明确: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