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 案 第 周 课型 分类 理论课 上课 时间 年 月 日(第 节) 教学 课题 绪 论 教学 目标 1 、 理解互换性的基本概念,互换性的分类及互换性存在的必要性; 2 、 了解标准化概念和公差标准发展概况; 3 、 明确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及学习方法。 教学 重点 互换性的基本概念及分类 教学 难点 几何量误差的理解 教学 后记 教学过程: 绪 论 一、 本课程的内容和要求 本课程的研究对象:研究机械设计中是怎样正确合理的确定各种零部件的几何精度及相互间的配合关系,研究测量工具和仪器的测量原理及正确使用方法,掌握一定的测量技术, 本课程的具体要求: 1 .初步建立互换性的基本概念,熟悉有关公差配合的基本术语和定义。 2 .了解多种公差标准,重点是圆柱体公差与配合,形位公差以及表面粗糙度标准。 3 .基本掌握公差与配合的选择原则和方法,学会正确使用各种公差表格,并能完成重点公差的图样标注。 第 2 页 共 65 页 2 4.建立技术测量的基本概念,具备一定的技术测量知识,能合理、正确的选择量具、量仪并掌握其调试、测量方法。 本课程的学习方法: (1) 及时总结归纳,找出各个概念,规定之间的联系; (2) 加强实践环节的训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3) 举一反三,注重实际应用。 二、 互换性概述 1.互换性定义 举例:螺钉,灯泡,汽车,飞机,彩电等等 互换性是指从一批相同的零件中任取一件,不经修配就能装配到机器或部件中,并满足产品的性能要求。 2.互换性的种类 (1).按决定的参数或使用要求分: a.几何参数互换 -对几何要素的尺寸、形状、相对位置提出互换性要求。(主要保证装配) b.功能互换-对物理、化学、机械性能,提出互换性要求。(保证使用) (2).按程度分: a.完全互换:对同一规格的零件不加挑选和修配就能满足使用要求的互换性。 特点 :提高 生 产率 ,有 利 于 专 业 化大 生 产,缩 短 维 修时间,降 低 生产成 本。 b.不完全互换 : 虽 是同一规格,但 转 配时需 进 行 挑选或修配。 特点 :多 用于 生 产批量小 和装配精 度要求高 的情 况 ,经常 采 用分组装配法和修配法。 3.具有 互换性的条 件 为 了 满足互换性要求,最 理想 的是同一规格的零部件的几何参数做的完全一样 。这 是不可 能的,也 是不必 要的。只 要同一规格的零部件的几何参数保持 在 一定范 围 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