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卫生事业管理》复习资料 第一章 绪论 一、 如何正确理解我国卫生事业的根本性质? 我国卫生事业是政府实行一定福利政策的社会公益事业 1、 卫生事业的本质属性是公益性。 因为健康是人类追求的永恒主题,防病治病、保障健康是卫生活动的基本内容,是满足社会基本需求、要人人参与、公众受益的基本特征,公益性可以兼容局部福利性、经济性,所以它是基本属性。卫生事业的公益性质要求国家、单位、个人及全社会共同参与卫生事业的发展。 2、 卫生事业的社会属性是福利性。 政府应该承担一定的责任,对卫生事业实行一定的福利政策,保障城乡居民能够享受基本的医疗卫生保健。这一政策主要体现在: 第一, 政府把卫生事业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保证必要的投入,投入主要用于卫生事业简单再生产的补偿和扩大再生产。 第二, 建立社会医疗保障制度 第三, 政府不设置营利性医疗机构,政府和社会设置的非盈利性医疗机构,执行政府规定的医疗价格不以赢利为目的,保障 第四, 保证医疗卫生这一社会性事业的公正性,对公共卫生、预防保健、基本医疗服务、卫生工作重点和弱势群体,老少边穷地区给予政策扶持、优先照顾。 二、 卫生事业在经济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 1)是人民生活质量改善的重要标志 2)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 3)是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重要保障 4)是社会精神文明建设发展的重要内容 三、卫生事业管理的概念 卫生事业管理是指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及有关行政部门根据卫生事业的规律和特点,将卫生资源进行优化配置及时合理地提供给全体人民,并对维护和增进人民健康的组织体系、系统活动和社会措施进行管理。 四、卫生事业管理的目的 总体目的:为了最大限度地保持和促进人民的健康 独特目的:最大限度地发挥卫生资源的作用,建立和保持整个卫生系统的高质量和高效率,保持社会各阶层在卫生筹资和健康状况上的公平性。 五、我国的卫生工作方针 1、20世纪50年代卫生工作方针:“面向工农兵,预防为主,团结中西医,卫生工作与群众运动相结合”四大工作方针 2、新时期的卫生工作方针:以农村为重点,预防为主,中西医并重,依靠科技与教育,动 2 员全社会参与,为人民健康服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3、注意:坚持预防为主,是因为地方病、传染病和非传染病的流行都会严重地损害人民群众的健康,并且极大地消耗卫生资源。而预防保健费用低、效果好,是卫生工作能够实现投入少、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