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兰河传》作品赏析 作家简介 萧红,中国现代著名女作家。1 9 1 1 年 6 月 2 日生于黑龙江呼兰县,1 9 4 2 年 1 月 2 2 日病殁香港。原名张乃莹,笔名萧红、悄吟等。幼年丧母,父亲性格暴戾,她只有从年迈的祖父那里享受到些许人间温暖,寂寞的童年形成了萧红性格中孤独、敏感、矜持而又倔强的一面。 1 9 2 7 年到哈尔滨读中学,接触了五四以来的进步思想和中外文学,对绘画和文学产生了浓厚兴趣。由于对封建家庭和包办婚姻不满,1 9 3 0 年秋离家出走,几经颠沛流离。1 9 3 2 年秋与萧军同居,结识了一些进步文化人,1 9 3 3 年开始文学创作,同年 1 0 月与萧军自费出版了第一本作品合集《跋涉》。萧红的早期创作多取材于城市失业者或贫苦农民生活,被认为带有鲜明的现实主义的进步倾向。1 9 3 4 年春“两萧”取道大连流亡至青岛,萧红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了中篇小说《生死场》。同年 1 1 月“两萧”到达上海。在鲁迅的支持和帮助下,1 9 3 5 年 1 2 月《生死场》被列为“奴隶丛书”之三出版,鲁迅为之作序,称赞其所描写的:“北方人民的对于生的坚强,对于死的挣扎,却往往已经力透纸背;女性作者的细致的观察和越轨的笔致,又增加了不少明丽和新鲜。”它以沦陷前后的东北农村为背景,真实地反映了农民尤其是农村底层妇女的艰难生存状况,描述了他们的觉醒与抗争。《生死场》使萧红在 3 0 年代文坛上崭露头角。这一时期萧红还写 作 了 大 量 的 短 篇 小 说 与 散 文 , 并 结 集 出 版 了 《 商 市 街 》 、 《 桥 》 等作 品 集 。 1 9 3 6 年7 月 , 为 摆 脱 精 神 上 的 苦 闷 , 萧 红 只 身 东 渡 日 本 , 同 年年 末 返 回 上 海 。 抗 战 爆 发 后 即 辗 转 汉 口 、 临 汾 、 西 安 、 重 庆 等 地 。 1 9 3 8年 8 月 与 萧 军 离 异 , 与 端 木 蕻 良 结 合 。 此 年 被 视 为 萧 红 创 作 前 后 两 期的 分 界 。 1 9 4 0 年 春 与 端 木 同 抵 香 港 。 此 时 的 中 篇 小 说 《 马 伯 乐 》 以犀 利 的 笔 锋 表 现 了 幽 默 和 讽 刺 才 能 ; 具 有 独 特 艺 术 风 格 的 长 篇 小 说《 呼 兰 河 传 》 则 被 茅 盾 称 为 是 “一篇叙事诗,一幅多彩的风土画...